王先生和李先生都是50来岁,3年前发现颈动脉斑块,且斑块都是不稳定的。医生建议他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王先生和李先生都是50来岁,3年前发现颈动脉斑块,且斑块都是不稳定的。医生建议他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3年过去了,王先生复查颈动脉彩超,发现斑块已经变成了稳定斑块;而李先生却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
为何同是颈动脉斑块,两人结果却截然不同?这是因为李先生仅吃了一年药,自我感觉没啥变化,也就不愿意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了,该吃吃、该喝喝、该胖胖,更不愿意服用他汀类药物。结果斑块长大、破裂,形成血栓,引发脑梗死。
血管斑块究竟是什么?能不能彻底消除?查出来该怎么办呢?接下来给你讲清楚。
斑块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血管想象成水管。崭新的水管内壁是光滑的,经久使用,由于水中杂质沉淀,形成了水垢,沉积在水管壁上,严重时就会堵塞整个水管道。
血管也是如此,生命初期,血管内膜是光滑的,随着年龄增长与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同时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精神压力较大等,血管内膜会出现小的破损(炎症反应)。血管内的脂质成分通过破损的地方进入血管内膜的下层,长此以往,血管就会增厚,待沉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斑块。
动脉硬化斑块分为很多种,有的斑块是非常稳定的,就好比是“死火山”,而有些斑块则是不稳定的,就好比“活火山”。当遇到如精神紧张、劳累过度、环境气候突变等应激的条件或事件时,斑块内部受到刺激,导致炎症加剧,就可能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在短时间内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进而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斑块和血栓是一回事。事实上,斑块是血管某个部位发生了病变,而血栓是会随血液游走,而非固定在某个部位的,二者是是两个概念。
血管斑块能消除吗?
几乎所有人在得知自己有血管斑块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才能把这些斑块消除。这就好比用久的长锈水管,想要彻底消除水锈污垢,唯一的办法就是换一条水管。
可是我们人体的心血管、脑血管是不可能更换的。那该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只有当斑块引起血管严重狭窄,影响血流的情况下,医生才会采用手术或介入方式。对于外周血管,比如四肢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严重的时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斑块剥离;而对于心脑血管的斑块,一般只能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搭桥等介入方式。
那么,有没有一种药物吃下去,能把这些斑块消除呢?
事实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药物能完全清理血管斑块,因为血管斑块是经年累月形成的,是和血管内壁长在一起的,用药物是无法消除血管斑块的。
理论上,斑块本身肯定是越来越大的,但是极少数人通过坚持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必要的药物,或许能在一段时间内将斑块“缩小”,不是说体积上的缩小,而是斑块性质的变化。
检查发现斑块怎么办?
就医检查,听从医嘱,服用药物,是第一步。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或者受体拮抗剂一类能够预防斑块破裂、脱落;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能够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
那么,什么药物能“缩小”斑块呢?
理论上,他汀类药物有这方面的作用,但他汀主要是抗炎,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对于消除斑块,几乎不可能。
十多年前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斑块体积约10%。甚至有研究得出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然而,近年来的分析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只有在大剂量长期服用时才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这个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实现的。而且,尽管斑块体积有缩小,但斑块成分改变有限,斑块纤维帽和脂质核心并不能被改变。
啥意思呢?他汀类药物确实在部分人身上能够缩小斑块,清理血管垃圾,但一方面作用有限,另一方面需要加大药物剂量,可是这样就会面临加大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临床上,的确有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血管斑块有逆转变小、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减轻的情况,但必须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们要说到的第二步。
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改变抽烟、酗酒、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
“管住嘴、迈开腿”,从根本上减少血管中新斑块的形成,抑制原有的斑块,使斑块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跟踪斑块的发展情况,以便医生做出相应的治疗调整。
来源:心血管王医生、39健康网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