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滴耳液、滴鼻液等操作的方法你知道吗?
“您的外耳道有点炎症,需要使用滴耳液,回去自己滴就可以了……”
耳鼻喉科医生对看门诊的病人如是说,病人拿着药,虽然医生告诉了使用方法,但仍然会有很多疑惑:是不是直接滴进去就可以了?会有什么不舒服吗?需要注意什么呢……?
等等,别着急,看这里,耳鼻喉科常见的滴耳液、滴鼻液、鼻喷雾剂及雾化吸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今天小编带您来一一解锁。
如何使用滴耳液?
耳内滴药是为了使液体药液,充分均匀的分布于外耳道及中耳皮肤黏膜,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既可以消毒、杀菌、镇痛、预防和控制感染,也可以稀释软化分泌物,使之易于排出,对皮肤黏膜的愈合起到积极作用。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您可以坐着或者侧躺着,头偏向健侧,患耳向上,不可以转动头部,家属可以帮您用长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的分泌物,成人轻轻向后上方牵拉耳郭(小儿向后下方)将外耳道拉直,将滴耳液顺着耳道壁滴入2~3滴。注意滴管末端勿触及耳部边缘,以防污染。并用手指反复轻压耳屏数次,使药液流入中耳腔内并充分与耳道黏膜接触,并保持体位3~4分钟。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药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不宜太热或太凉,以免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如何正确使用滴鼻液及鼻喷雾剂?
滴鼻液和鼻喷雾剂是为了保持鼻腔引流通畅,达到治疗目的;保持鼻腔润滑,防止干燥结痂;保持鼻腔内纱条润滑,以利抽取;同时可以治疗鼻炎、鼻窦炎。
滴鼻液的具体做法是:您可以先轻轻擤出鼻涕(鼻腔有填塞物时不要擤鼻涕),您可以躺着,肩下垫枕头或者头悬于床缘,头尽量后仰,使头与身体成直角,头低肩高。每侧鼻腔滴入药液3~4滴,轻轻按压鼻翼,使药液均匀分布在鼻粘膜上,2~3分钟后再坐起,用棉球或者纸巾擦去外流的药液。鼻侧切开者,为防止鼻腔或术腔干燥,滴鼻后,您可以向患侧卧,使药液进入术腔。
需要注意的是:滴药时,滴管口或者瓶口不要触及鼻孔,以免污染药液;体位要正确,滴药时不要吞咽,以免药液进入咽部引起不适;滴药量不宜过多或者过少;滴药后不要擤鼻。
如果是鼻喷雾剂,同样需要您先擤出鼻涕(鼻腔有填塞物的除外),振摇药品,每次使用前喷药3~5喷获得均匀喷雾,保持自然头位,头稍前倾,喷雾时置入喷头前端,不要喷头完全塞进鼻孔,同时应保证喷头指向鼻腔外侧鼻甲的方向,您可以右手持瓶,将喷头前端置于左鼻孔内朝外喷雾,后换左手喷右鼻孔;喷药开始同时轻轻以鼻部吸气,用布或纸巾擦净喷嘴,防止阻塞。
鼻喷雾剂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喷药的时候习惯性的抬起下巴仰着头,这样喷入的药物容易进入咽喉部,会觉得用药后呛咳和苦涩感,而正确的做法是:不要仰头,眼睛向下看,头向前倾;喷药时之所以强调对着鼻腔外侧鼻甲,是因为如果喷雾头偏向了中间的一面,经常容易刺激鼻中隔的黏膜,导致中间黏膜的干燥甚至糜烂、坏死等等,尽管发生率很低,但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
雾化吸入需要注意什么呢?
如果医生开了雾化吸入,需要回家做,或者在门诊做,雾化吸入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雾化吸入是将药物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
①可以湿化气道、祛痰镇咳;
②可以控制感染;
③并且改善气道,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是:
①雾化吸入前1小时不应进食,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以防雾化过程气流刺激引起呕吐;
②对于婴幼儿和儿童,为保持平静呼吸,宜在安静或者睡眠状态下治疗,前30分钟内不应进食。
③雾化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④气管切开的病人进行雾化吸入时,应将喷雾口对准气管切开口,注意保持敷料干燥;
⑤雾化器用完后需进行清洁并干燥存放;
⑥要及时洗脸,以防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
⑦可以轻拍背部以协助排痰。
好了,这些耳鼻喉科小操作您学会了吗?
作者丨 耳科病区 曾敏敏 陶荣 来源:护梦雅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