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由于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研究表明,VTE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0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形成机制
1.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多见于下肢深静脉。
1.2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
1.3 VTE危险因素:任何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瘀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VTE的危险因素。
02 哪些人群容易被这个“杀手”盯上
VTE危害极大且好发人群广泛。
①年龄>60:老年人心肺功能衰退,血液流速减慢,加之血液较粘稠,腿部肌肉力量减弱,容易引起血流淤滞;
②长时间住院及长期久坐因活动量减少或长时间不活动而导致血流缓慢或瘀滞;
③手术或骨科创伤者通常伴有血管损伤,刺激局部凝血,术后活动受限容易导致血流缓慢或瘀滞;
④肿瘤或化疗患者:肿瘤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化疗损伤局部血管,刺激凝血,导致血流瘀滞;
⑤怀孕或坐月子:怀孕后腹腔压力增大,易压迫血管导致血流瘀滞,坐月子期间活动量减少,卧床时间较长,静脉血液流速缓慢、瘀滞。
03 如何识别VTE,有哪些表现
面对来势汹汹的血栓,如何及早发现并识别其症状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
3.1 深静脉血栓(DVT)有以下常见症状:患侧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发红且皮温升高,疼痛,浅表静脉曲张。
3.2 肺栓塞(PTE)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剧烈咳嗽、咯血、晕厥等。肺栓塞极其危险,发病时可能数小时内甚至数分钟内死亡,但因为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又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症状相似,不容易诊断。所以说,肺栓塞是个沉寂的“杀手”,需要引起全民观众和重视,及早发现,及早识别,为临床干预提供最佳时机。
04 如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4.1 饮食方面: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蔬菜、豆类、全麦面粉等,这些食物能阻碍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吸收;减少肉、蛋、油炸食品等高脂肪摄取;多饮水,在无相关限制饮水疾病的前提下,每日保证饮水2000ml以上(心、肺、肾功能不全等人群遵医嘱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戒烟限酒,过量饮酒使血细胞受损,增加红细胞粘合力进而导致血栓。
4.2 日常生活:勤活动,拒绝“葛优躺”,适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久站,休息时避免跷二郎腿,加强体育锻炼,运动结束后及时拉伸舒展身体;衣服、鞋袜等不要太紧,以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促使血栓凝集。对于服用抗血栓药物者在服用其他药物时,及时告知医生,以免误服与抗血栓药物相禁忌的药物,从而造成血栓或出血。
4.3 手术后或长期卧床血栓预防:勤翻身,早期下床活动,按摩双下肢。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遵医嘱应用弹力袜、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以加速血液回流,防止血液瘀滞。
05 拴不住 动起来
5.2 环绕运动: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做360°环绕,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
针对不能下床活动的或手术后需卧床休息的人,踝泵运动和环绕运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VTE的发生几率。
5.3 脚丫操:(1)端坐位,将毛巾置于地板之上,双脚自然平放于毛巾上,脚趾尽最大力度抓毛巾然后放松,如此反复多次;(2)取端坐位,脚离地,用力收紧脚趾再放开,如此反复多次;(3)端坐位,双脚离地交替上下活动:脚尖向上勾,用力最大限度坚持10秒,脚尖向下踩,用力最大限度坚持10秒;(4)端坐位,双脚离地双脚交替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反复多次。
以上动作每天以6~8次,每次3~5分钟为宜,或可依据自身情况酌情训练。对于长期久坐(例如电脑办公、长途旅行等)者,脚丫操可以有效预防因长时间久坐而引发VTE的风险。
总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重在预防,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注重自身健康,学会简单的几个小动作,远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真正做到“动起来 拴不住”。
参考文献
[1]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6):17-21
[2]Kyrle PA,Eichinger S.Is Virchow´s triad complete?Blood,2009,114(6):1138-1139.doi:10.1182/blood-2009-05-223511
[3]AORN.Facility reference center guidelines for perioperative practice:venous thromboembolism[EB/OL].[2020-01-01].http//:
www-aornguidelines-org.laneproxy.stanford.edu/guidelines/content?sectionid=173731639&view=book#18019273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