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听听中医怎么说

2022-03-04 07:30

糖尿病大致相当于中医的“消渴”。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

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黏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阻。

素体阴虚 

1.先天不足: 《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 

2.后天损耗过度: 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 

3.化源不足: 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外台秘要•消渴门》就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 4.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 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如《医门法律•水肿门》中说:“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不阖,水直下则为消。”肾阳 偏亢,使胃热盛而消谷善饥。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1. 1.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的是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是指胃肠中积滞化热,胃热则消谷善饥,大便秘结不畅。

  2. 2.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3.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 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消渴患者始则阴虚燥热,而见多饮,多食,善饥,时日既久,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如全身困倦乏力,食少难化,大便溏薄,口渴不欲饮,夜尿多而白天反少,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或淡黄,这是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来源:控糖参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消谷善饥,糖尿病,中医,听听,阴津,阴损,阴虚,燥热,情志,导致,胃热,素体,饮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