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个小时!我院多学科联合为仅11个月大患儿实施开颅手术
仅11个月大患儿开颅手术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团队、耳鼻咽喉科团队、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室、支气管镜室多学科联合手术为一名仅有11个月大的“颅咽部巨大肿瘤”患儿成功实施了开颅囊性占位切除术联合视频鼻内镜下咽旁占位切除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患儿萱萱(化名)是一名11个月大的女孩,因吸奶无力、鼻溢奶,近1月内辗转就诊多家医院,因患儿年龄小,病情复杂后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接诊医生张刚阅片后,详细为患儿家属讲解其病情的复杂程度及多学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听到神经外科可以收治后患儿家属焦虑的心情也平静下来了。
一场历时十个小时的手术
经过仔细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发现,患儿中颅窝底有一个3.0×4.0×3.2厘米的巨大囊性占位。该占位与硬脑膜关系不清,颅底的骨质被破坏,并从软腭突出,导致患儿被迫体位呼吸。患儿病情复杂、占位范围广,周围比邻颅神经,手术难度大,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手术中存在插管困难,呼吸道管理、体位选择等众多问题,手术后又存在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颅神经损伤风险。充分的术前评估至关重要,手术前患儿在支气管镜室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评估上气道梗阻情况,由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讨论,充分评估并制订周密的手术风险预案,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3月1日,在麻醉科缪怡副主任、手术室周伟芬护士长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手术如期进行。咽部肿瘤大插管困难,但术前经过仔细评估并制定了详细预案,顺利完成气道建立,迈过了第一道难关。颅内病变以囊性为主,史航宇主任医师在显微镜下完整切除,但咽旁肿瘤范围大,与周边界限不清、操作空间性狭小……术中各种困难接踵而至,手术团队按照既定方案耐心细致解决各种困境,十个小时鏖战之后,手术顺利完成。
我院神经外科在史航宇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建设区中的号召,通过不断学习,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新业务,以医院强大的外科平台为基础,收治各类疑难手术病例,为患者解除病患之苦,以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学科发展新动态,不断开拓进取,推动小儿神经外科事业发展。
THE END
推文创作
● 文字:神经外科 郑寒
● 图片:神经外科 张刚
● 排版:党办 赵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