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小儿心肌炎 | 京都心脏内科专家诊断、防治和家庭护理这样做

2022-03-02 16:30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心肌炎症发生在孩子急性感染时,或近1月内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后多见。

      1.什么是心肌炎?

  通俗讲就是心肌炎症。心肌炎在临床及病理学上定义为主要限于心肌的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病原体(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等)、过敏或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在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B组)、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及细小病毒B19等。鉴于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临床症状到呈现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而其病理诊断(心内膜心肌活检)在临床中应用并不广泛,心肌炎的诊断始终为临床难题。从医学上讲,是指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弥漫性或局灶性心肌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纤维坏死或退行性病变。

      2.小儿心肌炎的发病原理

  小儿心肌炎的发病原理:发生在孩子急性感染时,或近1月内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后多见。这是因为孩子免疫功能还不完善,病毒通过两种方式对心脏产生损害:一种是病毒进入机体后,随血流到达心脏,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对细胞形成破坏;另一种是病毒进入机体后,破坏机体免疫系统,诱使机体自身产生一些伤害心肌细胞的物质,引发弥漫性或局灶性心肌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纤维坏死或退行性病变。后者往往是感冒好了1一3周后,出现了乏力、胸闷、心慌、腹痛等症状,这也许就是病毒性感冒累及心脏导致了心肌炎。年幼儿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尤其是感冒后有乏力、胸闷、胃肠症状等现象,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排查有无心肌炎。

  3.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不一悬殊较大。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可以无症状体检发现异常如心律不齐,或症状单一仅有乏力,或仅有“感冒样”表现。轻型心肌炎不易发现,首先要靠家长的细心和医生的经验。中型:症状相对明显,典型症状有精神较差、面色苍白、乏力胸闷、心悸心慌、懒动多汗、恶心呕吐、胸痛腹疼等。重型:病情严重。极少数患儿症状极不典型常表现为精神萎靡、腹痛呕吐等,病情变化快,短时间内可出现心脏明显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临床亦称之为暴发性心肌炎。

  新生儿、小婴儿心肌炎常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可有烦躁、青紫、苍白、气促、心率增快等表现,不典型者仅有嗜睡、拒乳、迁延者有体重不增。体格检查轻者无特殊,病情较重者查体时或有骚动、或嗜睡失神、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厥冷或有花斑、气促呻吟、血压下降、心尖搏动微弱、心率快、或心律不齐、心音低钝、或有奔马律。

  4.小儿心肌炎的诊断

  就诊时家长尽可能详细提供病情,医生仔细询问并查体,门诊初步排查需要空腹抽血化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或T,脑钠肽,做心电图、心脏超声,酌情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临床确诊心肌炎是有严格诊断标准的,如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显著异常、甚至心脏扩大、心功能减低等,一旦初步符合临床心肌炎诊断,常需要住院进一步诊治。实际中不够诊断标准者,为了防止未及时治疗贻误病情,按“心肌损害”或“疑似心肌炎”治疗随访。

  5.小儿心肌炎临床分期

  1.急性期:新发病,一般病程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心电图及心脏影像改变迁延不愈,实验室检查有疾病活动表现,病程多在6个月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扩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1年以上。

  6.心肌炎的治疗

  一.休息:一旦确诊心肌炎,强调注意休息,尤其是重症心肌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至少3个月,免体1年。

  二.药物治疗:1.抗病毒治疗;2.营养心肌治疗:静点:磷酸肌酸钠、左卡尼汀、维生素C,病重者可应用心肌肽,疗程10一14天;轻症、病情平稳者口服辅酶Q10、果糖、左卡尼汀、荣心丸、芪冬颐心颗粒或口服液等。3.免疫调节治疗:用于重症心肌炎,丙种球蛋白2g/kg,分3-5天内静脉滴注。4.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重症合并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5.改善心功能: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积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抗心律失常:对症用药,临时甚至永久起搏器治疗等。6.暴发性心肌炎须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7.小儿心肌炎的预后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经数周、数月治疗甚至迁延数年后痊愈。极少数的重症心肌炎因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发病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也可能留有并发症,如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但是不除外完全治愈的可能。总之,儿童心肌炎无论轻重均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后遗症及不良结果。

  8.小儿心肌炎的家庭护理

  除了遵照医嘱服药,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静养为主,避免激动,调整好情绪。

  2.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蛋白质和脂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体重增长过快。

  3.预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9.为避免“心肌炎”威胁,医生建议

  1.感冒后注意休息。因为在疲劳状态下,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尤其是病毒可能会乘虚而入侵害心肌。

  2.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后1一3周,如出现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3.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积极预防接种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小儿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心脏内科,家庭,护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