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研 | 著名肿瘤学期刊Cell Research连续发布我院肿瘤中心王红霞团队关于“四次跨膜蛋白入核信号调控”研究成果
著名肿瘤学期刊Cell Research于2月23日发布了我院肿瘤中心王红霞团队关于“四次跨膜蛋白入核信号调控”的研究成果,这也是该杂志在一年内第二次发布该团队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据介绍,“四次跨膜蛋白超家族”(TM4SF)是一组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膜上的低分子量糖蛋白,在肿瘤侵袭转移、细胞黏附、增殖、组织分化和淋巴细胞激活等中发挥重要作用。我院肿瘤中心王红霞团队近年来围绕四次跨膜蛋白超家族成员TSPAN8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开展系列性研究。前期研究工作发现,乳腺癌中TSPAN8表达上调与治疗抵抗和不良预后相关。TSPAN8可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细胞干性、耐药形成、促进复发转移。
研究团队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继续围绕相关调控机制及功能开展了深入研究,并曾于2021年6月在Cell Research上发文报道相关研究进展。2月23日,Cell Research再次以全文形式报道研究团队关于TSPAN8入核信号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细胞质内TSPAN8/胆固醇复合体感受生长因子与代谢信号,蛋白激酶B直接诱导TSPAN8 Ser129磷酸化,促进其与14-3-3θ/importin-β结合及核转运过程。转位入核后,TSPAN8通过与STAT3相互作用,进而调控染色质重塑影响下游促癌基因的转录。EGFR-AKT-TSPAN8-STAT3轴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被发现过度激活,与侵袭性表型和不良预后相关。该项工作发现了传统跨膜蛋白生物学功能的复杂性,对TSPAN8核易位的分子机制以及核TSPAN8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诠释,阐明了TSPAN8作为一个新肿瘤治疗靶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还进一步研发了靶向TSPAN8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体外研究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系统性揭示了多次跨膜蛋白分子调控的复杂性,发现了四次跨膜蛋白非膜性结构的存在形式,以及感受胞外生长因子刺激后,入核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新型信号调控模式,补充了人们对传统四次跨膜蛋白生物学功能局限在胞膜/胞质中的认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下设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肿瘤介入科、肿瘤分子诊断和生物治疗科,能承担肿瘤临床、科研和教学任务,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独立的组织标本库、临床数据库及专属实验室,团队先后在国内外多家知名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973”“863”计划、重大国际合作等国家级课题30多项。
通讯员/肿瘤中心 王红霞
宣传处 胡 杨
编辑/宣传处 蔡诗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