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全身感染性疾病。
4月前仅7月龄的圆仔(化名)因烦躁哭闹而到当地医院检查并发现异常,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其母及哥哥均为乙肝患者)。乙肝系列:1.3.5阳性,肝功:ALT 1387 U/L,AST 742 U/L(高出正常数十倍),HBV-DNA2.51e+06(达到十万级拷贝数)。
因其哥哥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故圆仔妈妈再次带着宝宝走进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史艳平主任医师的诊室。史主任经过详细询问及查体,确定其为中医肝痹,肝经血热证,予益气养阴、凉血解毒等中药治疗。孩子服用中药仅仅1月后,圆仔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烦躁哭闹等症状消失。
(↑图为治疗一个月后指标)
经过3个月的中医药治疗,圆仔不仅肝功一直正常,且乙肝病毒定量也降至正常。可喜的是,孩子检查乙肝系列中表面抗原转阴,而第二项表面抗体出现阳性,意味着孩子病情趋向治愈。目前圆仔生长发育良好,仍在随诊中。
(↑图为治疗三个月后指标)
乙肝病毒型肝炎是什么
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全身感染性疾病。HBV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1965年发现,包含外壳和核心两层结构。病毒基因组是一个部分双链环状DNA,与一个DNA聚合酶相连接。它被二十面体核衣壳环绕,然后再被脂质包膜环绕。这些层中包被的是许多抗原,在疾病识别和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核衣壳里面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在表面上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的发病率及传播途径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医疗难题,也是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但可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以及性接触传播。
乙肝的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在新感染时没有任何症状,有部分可出现急性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尿色深、极度疲劳、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及脾大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
现代医学治疗儿童乙肝现状
抗病毒治疗乙肝,目前推荐1岁及以上儿童可考虑使用普通干扰素-α,2岁及以上儿童可选用恩替卡韦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由于停药复发率高,建议长期治疗。儿童抗病毒药物选择有限,耐药的治疗方案尚未明确;抗病毒治疗有年龄限制;保肝治疗疗效欠佳。
中医药治疗儿童乙肝的优势
1
中药应用不受年龄的限制,临床观察无明显副作用。
2
中药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且无病毒毒株变异风险。
3
中药有很好的保肝降酶及利胆退黄作用。
广而告之
史艳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西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全国第四批国医大师、首届名中医,肝病专家杨震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分会、外治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流派及老中医经验传承联盟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情志学组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小儿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肝功能异常、黄疸、病毒性肝炎、性早熟、儿童哮喘、咳嗽、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病、便秘、厌食、过敏性紫癜、儿童抽动症等。
主持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3项,参与省市级课题1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
THE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