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之分析(4)
本文由“Anesth方舟”授权转载
此病例讨论“开宗明义”上来一堆口号,然而正是其中自己提倡的“小题大做”,才是这个不良事件的根源!
下面见病例报道内容:
我不大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全麻诱导都喜欢用依托咪脂这个药,当然不是说不可以用,但确实不如丙泊酚吧?除了徒增恶心呕吐概率,还大概率诱发肌阵挛,不好看啊!要么你在诱导之前给个1.5毫克咪唑安定也行啊,难不成最近的依托咪脂改良之后没有肌阵挛副作用了?我是很多年没用它了。
也不大理解为啥喜欢用顺式阿曲库铵诱导,毕竟起效时间略长,有什么好等的呢?鉴于也就插个喉罩,且手术时间较短,那么用它也马马虎虎能理解,如果采用预注法的话也可以加快起效时间。
但此例根本问题在于:一个宫腔镜检查,宫颈息肉而已,你上个喉罩全麻干嘛呢?比人流刮宫刺激强吗?时间比人流能多几分钟?镇静/镇痛法(俗称的静脉麻醉)怎么滴也轻轻松松应付。如果不是传统流程太过于强大而无法违抗,我甚至怀疑有人想人流也整个喉罩全麻。那么好,总有人说全麻更安全,难道全麻相对于镇静/镇痛多使用的药物没有副作用吗?难道气道操作不会产生并发症吗?
对于很多短小手术,我一般都是靠镇静/镇痛加手术者的局麻解决,如果实在需要肌松,如某些痔疮手术,那就搞个全麻,诱导时候给个四五十毫克琥珀胆碱塞个喉罩完事,即使是顺式阿曲库铵,好歹也是一中时效肌松药,你刚诱导好,十分钟后手术结束了,还得用我的“超前拮抗”,又多用了新斯的明阿托品,何必呢?要不然就是继续维持镇静药物去打呼吸机?可是.......
如果说涉及经济问题,那好,听我一招:静脉麻醉就按全麻收费,至于喉罩收不收费,您按自己的良心整就行了,反正没有患者会术后查账单质疑自己曾经是否被插过喉罩——完全没那个记性! 好嘛,既然你用了更多的药,那事情来了——
我承认反应够敏捷,专业性和警惕性足够!
至于是过敏反应还是类过敏反应,反正结果差不多,处理手段也一样,这个倒不重要。只是我依稀记得这类肌松药更可能的是类过敏反应,即直接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要看到好的方面,就是贯彻抢救规范性和组织性还是不错的。 看看下面具体怎么做的。
再看看下面这个斯坦福大学麻醉应急手册,对照一下:
过敏(类过敏)反应,最主要的治疗就两点:肾上腺素和晶体液,当然某些次要推荐的药物也是可以尝试一下的。那么下面提几点疑惑,也可以说是自己的疑惑:1 在已有喉罩的情况下,如果暂时没有通气的难度,是否需要插管?2 如果外周有粗大静脉你用了大口径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穿刺是否必要?3 体位的临床重要性有多大?4 如静脉使用肾上腺素和镁剂都无效,氯胺酮能否成为缓解支气管痉挛的“神药”?
至于下面这个,我有点不理解:人家这个图本来的意思是不明原因低氧低血压情况下如何鉴别诊断,你这例不是都基本确定为过敏(或类过敏)反应了吗?拿这个图说事什么用意呢?不看超声我也知道血容量极度欠缺啊,不看超声大家也都知道得往里灌晶体液直至循环趋于稳定嘛!
这最后一句因为用了某项监测,所以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就那么一例,不能得出这样的结果吧?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Lu.米鹭
校对:Michel.米萱
米勒之声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