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皮肤先知
但接下来的话题,不是皮肤疾病。
疾病的“信号灯”
皮肤问题反映的不仅仅是皮肤的疾病,皮肤,还是可以透露癌症和其他疾病蛛丝马迹的重要人体器官。
皮肤的血管系统非常强大,可以容纳人体三分之一的循环血量。如果人体的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极易导致血液发生变化,这个是会在皮肤上表现出来的。
皮肤里面有很丰富的神经装置,不但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还会有比较特别的神经末梢——触感和痛感器官等。如果体内的血液成分发生改变,刺激末梢神经,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人体内部的多种癌症都会导致皮肤症状,比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生殖器肿瘤等,当肿瘤细胞分泌的组织胺、蛋白内分解酶等具备活性的物质,通过人体循环系统排出体外接触到皮肤时,就会刺激到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发出皮肤瘙痒、红斑、发黑、增厚等症状。
异常的痣
如果体表的痣突然出现了异常变化,比如痣的直径迅速增长、其表面突然反复溃烂出血、痣的颜色不均匀、痣周围突然出现了大量类似卫星图案的小痣、有严重疼痛等,这都可能是癌变的信号,临床将其称为:恶性黑色素瘤,这是俗称皮肤癌的一种。
皮肤瘙痒
近期经常感觉皮肤瘙痒,但是体表却没有出现明显皮肤病表现,在使用药物、反复洗澡、更换衣物后,瘙痒感仍然没有缓解,这就可能和体内癌变有关。
有很多癌症类型在病情发展期都可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包括胃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等。因为癌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活性物质,对皮肤下层分布的末梢神经产生刺激,导致患者出现异常皮肤瘙痒。
黄疸症状
黄疸是体内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只要是机体出现可影响胆红素代谢、胆汁排出的疾病,都可能会有黄疸症状,这包括了急慢性肝炎、胆结石、肝硬化等等。
癌变是导致黄疸的一大因素,比如肝脏和胆囊癌变、胰腺癌等。这里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胰腺癌患者都会出现黄疸,它常见于胰头癌患者、胰腺癌晚期肝转移患者。
肝病面容
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平衡机体内分泌,身体内分泌出的激素在发挥功能之后,都会进入肝脏内分解和代谢。
但是,当肝脏发生癌变之后,肝功能就会受其影响逐渐下降,进而发展为内分泌紊乱。患者体内生成大量的黑色素,并在雌激素刺激下堆积于面部,患者可出现面色黯淡发黑、浓重黑眼圈、鼻尖毛细血管扩张、古铜色面容等多个异常表现。
皮肤紫绀
紫绀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发绀,患者可出现全身皮肤、黏膜部位的异常颜色改变,呈现出紫蓝色状态,特别是在患者口唇粘膜处最为多见。
出现紫绀,首先要怀疑是否为心脏疾病作祟,其次则要考虑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是合并了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表现,这很可能是肺癌到来的信号
肺癌之所以会引发紫绀,是因为患者肺部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导致通气/血流比值失调,进而发展为了紫绀。
癌症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唯一因素,其他疾病也可以导致这样的状况发生。
当我们的肝内或者是肝外胆管出现堵塞,胆汁淤积,胆盐进入到皮肤刺激末梢神经,会导致全身瘙痒的症状出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皮肤预防疾病的能力下降,很容易导致细菌或者是真菌感染,刺激末梢神经,也会导致皮肤瘙痒的症状出现。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