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基于DRG的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综合评价
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指由1位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医师组成1个医疗小组(又称“主诊组”),为患者提供从门诊接诊、住院收治、诊疗手术、康复治疗到出院复诊的全过程医疗服务。DRG在医院服务绩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学者利用DRG指标探索主诊组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模式。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加权秩和比法,赋予各评价指标相应权重并对主诊组实施综合评价,旨在更加有效地发挥DRG等指标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湖北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病案首页数据。病案首页中,同一主任(副主任)医师或同一主治医师或同一住院医师确定为同一主诊组。通过CN-DRG分组器进行自动分组获得各主诊组DRG指标,同时利用医院二次分析平台采集药占比、耗材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其他相关指标。选取院外标杆(该地区4家同级别医院均值)和院内标杆(本院近3年均值)对评价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各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序。 结果显示,该院共104个科室,507个主诊组。综合排名前10的各主诊组在两类排名中位次均靠前。临床心理科各主诊组以院外标杆标化后的综合排名更优;泌尿外科、老年病科多个主诊组以院内标杆标化后的综合排名较好。东院疼痛科各主诊组在两类综合评价中排名均靠后。
运用DRG等相关指标进行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评价较为合理,以院外标杆标化后的评价结果考虑了主诊组的医疗服务能力在同级别医院中所处的位置,以院内标杆标化后的评价结果考虑了各主诊组近年来的发展水平。两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可从不同角度评价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情况。本研究将DRG管理办法扩展至主诊组评价中,使各主诊医师的医疗服务情况得到直观反映。同时,结合安全类、目标管理类指标,科主任可以从能力、效率、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精准定位医疗质量指标发生变动的原因,有计划地实施整改。这将院-科两级负责制进一步细化到院-科-组三级负责制,为医院管理者提高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能力、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等提供了帮助与指导。另外,病案首页数据的完整准确是评价的基础。医生在填写病案首页时应更加客观、真实,医疗质控部门需加强对病案首页质量的监管和督导,采取适宜惩罚措施着力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作者来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胡靖琛等 全文拟发表于本刊2022年第4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