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Meta分析
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是评估ICU护理质量和安全的指标之一。这项研究通过检索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相关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进行Meta分析,探索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护理人员早识别、早干预非计划拔管高危人群提供循证依据。
检索数据库获得文献1 346篇,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文献2篇,最终纳入文献12篇。其中:英文文献10篇,中文文献2篇;病例对照研究9篇,队列研究3篇。12篇文献质量评价得分均≥6分,质量较高。
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小、男性、镇静不足、RASS评分>-2分、Ramsay评级一二级、未使用身体约束、夜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呼吸系统疾病、谵妄、更高的GCS评分、心率过快和气管插管初期等是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
此外,这项研究发现,多个危险因素只有单篇文献报告,无法进行Meta合并,其中:患者方面,非计划拔管组ICU患者Ricker评分更高,血氧饱和度更低、ICU住院时长越长、通过急诊入院并进行急诊手术和入住心外科ICU的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概率较高;病房管理方面,主管护士经验≤5年、护患比>1 : 3、未将脱机流程规范化的ICU患者更易发生拔管;气管插管尖端位置距骨隆突>59 mm、强制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模式以及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均会对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产生影响。
目前,为了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临床已开展多项研究,主要措施集中于循证护理和集束化管理相结合,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流程。通过Meta分析结果,可以构建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预测模型,识别并管理高危患者,从而科学管理管路。
作者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王法颍等
全文拟发表于本刊2022年第4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