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6解读: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非药物管理
由中华护理学会2019-11-10 发布,2020-01-01实施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06-2019《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非药物管理》(以下简称《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了。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规定了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非药物管理的基本要求、评估、干预策略和预防策略等四大方面的内容。
下面,就T/CNAS 06-2019标准进行解读。
《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非药物管理》标准,对医护人员有哪些基本要求?
1 应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原因/诱发因素制订干预及预防策略。 2 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制订干预策略 。 3 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对和疏导,不应强行制止、纠正、对抗。 4 应与医生、家人及照护者建立沟通,沟通制订和实施干预策略 。 5 应首选非药物干预策略。非药物干预无效时,应与医生沟通,考虑药物干预 。
如何对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进行评估?
1 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判定有无激越行为。
2 宜通过观察患者或询问照护者,采用“激越行为评估表”,评估和记录激越行为的类型及表现。
3 出现激越行为者,宜至少每2周评估并记录。
4 “激越行为评估表”中第1、2项 ≥3分者,应报告医生,每天评估并记录。
5 “激越行为评估表”中出现 ≥3分者,宜进一步评估和记录激越行为的原因/诱发因素 。
如何对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进行干预?
干预策略分三种情况:躯体攻击行为、语言攻击行为、躯体攻击行为,下面,分而述之。
1.躯体攻击行为
发生时
A) 应立即将患者与激惹他/她的环境或人分开。 B) 应确保患者安全,管理好周围的贵重物品、易碎物品及锐利物品。 C) 应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做好自身防范。 D) 应保持冷静,不应对抗或表现出愤怒。 E) 可尝试由信任的人给予安抚。
预防 A) 应每天监测和记录躯体攻击行为的类别,评估诱发因素。 B) 应在可视范围内接近患者,避免从患者身体背后突然触碰。 C) 操作过程中,宜在每个动作前告知患者下一步要做什么。
2.语言攻击行为
1 有明确指向对象时,应立即将其与患者分开,保持安静,不应争辩。
2 无明确指向对象、且不会危及与周围人的关系时,宜有意忽略。
3 由幻觉、妄想引发者,应认可患者的感受,移除引发因素,可转换话题、引导做感兴趣的事来转移注意力。
3.躯体攻击行为
躯体攻击行为分三种情况:徘徊/游荡、藏/储藏物品、重复动作。
1 徘徊/游荡
A) 应确认活动空间防滑、无障碍、光线充足,有患者安全设施。
B) 应在床头设置防走失和防跌倒的标识。 C) 应在患者身上携带紧急联系人电话。 D) 宜每天陪伴患者散步、做喜欢的活动,不宜限制和使用身体约束。
2 藏/储藏物品
A)应保管好危险物品及患者认为重要的个人物品。
B) 不应责怪、说服。 C) 宜观察藏东西的地点,引导患者自己找到。 D)宜在患者不在场时清理储藏的物品。对不会带来异味或风险的物品,可提供储藏空间 。
3 重复动作 1、 反复问或说同一件事 A) 应耐心解答,可尝试用小卡片或小白板写上答案。 B) 不应责怪、说服、表现出厌烦。 C) 可转移注意力,把话题转移到感兴趣的其他事情上。 2、 持续要求帮助或引人注意 A) 应主动表达关心,多陪伴。 B) 不应责怪、说服、表现出厌烦 。
如何对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进行预防?
预防策略:
1 采取措施去除诱发因素
2 对躯体不适症状引发的激越行为,应与医生协商对症处理躯体问题。
3 宜保持住所稳定,居室内家具简洁、摆放固定,放置熟悉的个人物品、醒目的时间和定向标识。
4 对于长期卧床者,可提供贴近患者原有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的感官刺激(见下图CI)。
5 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和尚存能力,安排和引导患者进行愉悦性活动(见下图C2)。每次活动宜30-60min,活动中应给予引导和鼓励,及时调整难度。
6 与患者沟通时,应放慢语速,采用简单、直接的语言,一次只说一件事或只问一个问题,给出反应时间。沟通过程中出现过激情绪时,应立即停止。
《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非药物管理》标准,都牵涉到哪些相关术语和定义?
1 认知障碍 cognitive impairment
与学习、记忆、语言、思维、判断等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分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 。
2 激越行为 agitation
不恰当的语言、声音和运动性行为,分为语言攻击行为、躯体攻击行为、语言非攻击行为、躯体非攻击行为 。
3 非药物管理nonpharmacologicalmanagement
不使用药物,通过个体、照护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激越行为进行干预,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干预、感官刺激、活动干预、情感支持、调整照护行为等。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06-2019《认知障碍患者激越行为非药物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