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男性,努南综合征+肉眼血尿+蛋白尿
C>P<C
(教学病例)
23 岁男性,因RIT1基因 c.335G > C (p.G112A) 杂合变异而被诊断为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综合征 ,3 周前在连续驾驶 6 小时后出现泡沫性肉眼血尿(见下图)
既往史:之前无外伤或疼痛史,有轻度肺动脉瓣狭窄(无需任何干预)
体检:耳朵低位,有蹼颈,没有智力低下。接受生长激素替代疗法,身高164.3厘米,体重56.1公斤。体温36.6 °C,脉搏59 次/分钟,血压 113/56 mmHg。未发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实验室检查:(详见下表)
尿沉渣分析显示:同形红细胞>100/HPF,尿蛋白/肌酐比 7.1 g/g ,白蛋白/肌酐 4.5 g/g
膀胱镜检查显示:相对正常的右侧输尿管口(图A),从左侧输尿管开口流出大量血尿(图B)
增强 CT 显示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侧肾静脉受压、变窄,矢状面显示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之间的夹角为14.7°,支持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多普勒超声检查没有提供证据支持胡桃夹现象
•由于就诊后 5 天持续存在严重的蛋白尿,入院做左侧肾活检
1
免疫荧光
均为阴性
2
光镜
18个肾小球,基本正常,鲍曼氏囊腔和小管管腔内见红细胞
3
电镜
见肾小球基底膜 (GBM)断裂(箭头处)
Q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随访
诊断:
GBM断裂
随访
由于电镜显示GBM 的易损性,对COL4A3和COL4A4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COL4A3基因存在 c.4793 T > G (p.L1598R) 的杂合变异(下图)
凝血障碍筛查显示,患者的 VIII 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值较低,分别为 47.6% 和 23%。vWF 的多聚体分析显示正常,被诊断为 1 型 von Willebrand 病。由于出血倾向轻微,未进行因子 VIII 的替代
患者肾活检后无任何并发症出院。门诊随访并重复多普勒超声检查,然而并没有显示仰卧位和直立位之间的参数有任何差异
患者未经任何治疗,肉眼血尿和蛋白尿逐渐好转。出院后虽曾出现间歇性肉眼血尿4次,但门诊复查均未见蛋白尿
胡桃夹综合征(NCS)
NCS 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和腰/盆腔疼痛
a.血尿的原因:在肾脏集合系统内,肾盂/输尿管周围和盆腔周围的静脉曲张充血和破裂,导致肉眼或镜下血尿(非畸形红细胞 )
b.蛋白尿形成的原因:肾内静脉高压诱导亚临床免疫级联反应,导致站立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 II 的局部释放过多,形成体位性蛋白尿
c.腰/盆腔疼痛的原因:左肾静脉与腰静脉丛和左性腺静脉连接,这些静脉回流和扩张引起非周期性慢性盆腔疼痛和/或沉重感
NCS的诊断依赖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流程可参考下图
回到本例患者
患者有明确的努南综合征(NS)病史。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 RAS/ MAPK 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引起,如PTPN11、SOS1、RAF1、KRAS、NRAS、BRAF和RIT1 等。据报道,大约 79% 的 NS 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乏、血管性血友病或血小板相关疾病
虽然有 NS 患者因交叉融合异位肾脏导致肾病综合征的病例报告,但努南综合征患者出现肾病范围蛋白尿的很少见
患者CT 图像(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之间的夹角<35°)和膀胱镜检查(仅来自左侧输尿管口有血尿)符合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同时肾活检提示有GBM的断裂,基因检测显示存在 COL4A3基因的突变。因此本例患者的血尿和蛋白尿可能是两种原因(胡桃夹综合征促进血管内压力增加+GBM的先天脆弱)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TMA 如何分类?
回答
按照病理生理,分为以下4大类
本期发散性思维:
胡桃夹综合征(NCS) 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BMC Nephrol. 2022 Feb 12;23(1):65
2. Clin Exp Nephrol. 2020 Aug;24(8):651-656
3. Am J Kidney Dis. 2021 Feb;77(2):272-279
4. Cardiovasc Diagn Ther. 2021 Oct;11(5):1140-1149
5.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7 Jun;53(6):886-894
By 肾世风云·Haiya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