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肥胖还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文献来源
作者:郭雨阳,曾庆春
通信作者:曾庆春,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本文来源:郭雨阳,曾庆春. 积极管理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6):643-650. ????
近年来,肥胖已在全球呈流行态势,人们也逐渐了解到肥胖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升高。肥胖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肥胖对心力衰竭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01
肥胖对心功能的影响
1.一项对5 881例患者的研究显示,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在全BMI范围内平均BMI每增加1个单位,心力衰竭发病率在男性中增加5%,在女性中增加7%。
2.其他肥胖相关测量参数,如WC、WHR和腰围身高比也与心力衰竭风险独立相关。
3.与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相比,较高的BMI与HFpEF的风险相关性更强。研究表明,超重和1级肥胖(BMI 30.0~34.9 kg/m2)患者的HFpEF的风险分别高出38%和56%,且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02
临床管理和治疗
(1)在HFrEF、HFpEF以及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中均观察到超重或1级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比正常BMI心力衰竭程度相似的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结果,且在HFrEF中更为明显。
(2)BMI、WC、体脂率等肥胖相关指标增高也与心力衰竭良好的临床结果相关。其中,高腰围在单因素分析中与较好的临床结局相关,而在多因素分析中则与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
(3)与正常体质量心力衰竭患者相比,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更低。
(4)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含量低于正常人群,而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外膜脂肪组织较低与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相关,可能表明一定的脂肪储备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5)目前,很少有证据表明心力衰竭的体质量减轻能带来更好的主要临床结果。但减肥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其他疾病状况,如睡眠呼吸暂停或糖尿病。
(6)肥胖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体质量减轻可提高患者接受其他积极干预,如左室辅助装置植入和心脏移植等的可能性。
(7)体力活动和体能水平在减少心力衰竭的发展方面有重要影响,无论BMI如何,保持一定体能水平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更好。因此,对于心力衰竭的肥胖患者,应加以改善体质为目标,强身体活动和运动训练。老年肥胖人群的心力衰竭风险最大,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来维持体质量和改善功能,而非减肥。
(8)虽然目前有许多药物适用于减肥,但只有奥利司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的肥胖具有一定疗效和安全性。
(9)为2型糖尿病患者开发的几种新药物也显示出治疗肥胖和心力衰竭的希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和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已证明能减轻体质量、减少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这些药物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研究结果将在未来5年内公布。近期还有报道显示,在超重/肥胖和HFrEF患者中,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服用达格列净的患者心力衰竭恶化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均低于安慰剂组患者。
(10)晚期心力衰竭通常被认为是减肥手术的禁忌,但一些小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在合并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减肥手术,左室功能、心肌的力学功能得到改善。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也表明,在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中,减肥手术减少了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次数。
(11)3级肥胖(BMI>40 kg/m2)是心脏移植的相对禁忌证,接受心脏移植的肥胖患者比正常体质量的心脏移植患者有更高的急性排斥反应和更高的5年死亡率。
(12)肥胖尚未被普遍认定为左室辅助器植入的禁忌证。对于正在使用左室辅助装置并等待心脏移植的肥胖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包括热量限制、体育锻炼,甚至减肥手术,以实现体质量减轻、身体功能恢复、左室功能改善,从而提高心脏移植的成功率。
2022年
《中国全科医学》刊登方向
全科临床研究、基层卫生政策研究、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人群健康研究等。
《中国全科医学》刊登类型
述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现况调查、流病、方法学研究、综述、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等。
《中国全科医学》绿色通道发稿重点:
(1)全科医学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和国内的全科医学相关课题研究报告。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攻关项目课题相关核心论文成果报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