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诊断为VTE后,无抗凝禁忌症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抗凝治疗。
前言:静脉血栓栓塞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肿瘤患者本身处于高凝状态,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患者卧床休养等原因,使得患者血栓发生的风险更高。本期推送将摘要分享国内最新的专家共识。
流行病学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umor-associatedve⁃nous thromboembolism,TAVTE)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病率为4%~20%。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发现,在所有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中,20%~30%和肿瘤相关;而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4-7倍,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则升高 6.5倍,VTE的累积发生率为1%-8%。
临床表现
与栓塞部位有关。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 thrombosis,DVT)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静脉血栓形成的同侧下肢远端水肿和沉重或锁骨上区水肿,浅表静脉可有触痛、红斑、浅静脉相关性坚硬条索等表现,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胸痛、心动过速、情绪不安、呼吸急促、晕厥、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治 疗
在诊断为VTE后,无抗凝禁忌症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抗凝治疗。药物包括:肠外抗凝剂,如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华法林以及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就抗凝时间而言,肿瘤DVT患者应接受3~6个月以上的抗凝治疗,而合并PE的患者应接受6~12个月以上的治疗。对于患有活动性肿瘤或持续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无限期抗凝。
肠外抗凝:治疗时间至少应为5-7天,在长期治疗DVT或PE的前6个月内,可考虑使用 LMWH 单药治疗,由于在肿瘤患者中未评估过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的LMWH,因此对于需要更长时间抗凝治疗的患者,应考虑转为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这类药物具有无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的优势,是抗凝治疗的首选单药治疗方案之一,从急性期即可开始使用。利伐沙班的治疗推荐剂量是前3周剂量为15 mg,每日2次,之后维持治疗及降低 DVT 和 PE 复发风险的剂量为20 mg,每日1次。
华法林:可用于VTE肿瘤患者的长期抗凝治疗,在使用时应该有至少5天的肠外抗凝剂过渡期,在此期间,肠外抗凝剂与华法林重叠使用,直至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2-3(大于这个范围说明抗过了,需要减量)。为确保华法林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必须要定期监测INR。
逆转药物的应用
补 充
补充1:合并DVT的患者,使用溶栓药物可促进血栓溶解,有助于减少长期并发症,如血栓后综合症(post-thromboticsyndrome,PTS)。可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以及新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和替奈普酶。需要注意的是,溶栓药物有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可能性(笔者再次提醒:虽然专家共识这样写,但是抗凝联合溶栓具有较高的风险,要权衡利弊后应用,专家共识后面部分内容也将口服抗凝药物作为溶栓的相对禁忌)。
补充2:溶栓(局部或全身给药)绝对禁忌症包括:结构性颅内疾病、出血性脑卒中病史、3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活动性出血、近期脑或脊髓手术、近期头部骨折性外伤或头部损伤、出血倾向(自发性出血);相对的溶栓禁忌症包括:年龄>75岁、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近期非颅内出血、近期侵入性操作、近期手术、3个月或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创伤性心肺复苏、心包炎或心包积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妊娠。
补充3:抗凝治疗的禁忌包括:近期中枢神经系统出血、颅内或脊髓高危出血病灶;24 h内输血超过2 U的出血;慢性、有临床意义的可测量出血超过48 h;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50×109/L);血小板严重功能障碍(尿毒症、用药、再生障碍性贫血);近期进行出血风险很高的大型手术;凝血障碍性基础疾病;凝血因子异常(如Ⅷ因子缺乏症,严重肝病);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升高;腰麻或腰椎穿刺;高危跌倒等。
(特别提醒:本推送仅出于传递相关学术内容的目的,禁止患者或临床医生基于本推送制定任何治疗方案。抗凝药物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风险,请同行在治疗前充分评估个人的用药经验,请勿基于本推送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笔者也不承担由此导致的任何问题)
内容来源:肿瘤论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