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增加后发生了什么,易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饮食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与原来相比,肥胖人群是越来越多了。当然,这和遗传、现代人久坐运动少等也都有一定关系。肥胖人群增多,而它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肥胖带来的最大危害可能还不在外貌,它还会增高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其中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天,就让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廖博主任为大家讲讲。
体重增加后发生了什么,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从理论上来讲,肥胖确实会对腰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脊柱的结构是一个三维结构,它由外周的骨骼、肌肉、韧带的支撑,保持比较牢靠的稳定性。脊柱和周围组织密不可分,其中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神经结构。
当你体重增加的时候,脊柱的纵向的载荷力就会增加。这对于体重严重超标和肥胖的中老年患者来说,会存在潜在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风险,或者加速髓核的病理性的退变,就会增大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
除此之外,大量的脂肪囤积在腰部,肌肉力量薄弱,它就不能给腰椎带来很好的支撑力,时间长了也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腰椎生理曲度,造成曲度丢失,增加椎间盘压力。
而肥胖人群相对来说不爱运动,平时久坐、不良姿势等也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肥胖人群和体重正常人群相比,患脊柱疾病几率要大。腰椎退变加速,如果出现急性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腰椎管狭窄等,患者就会出现一些下肢感觉或者运动障碍等相应的神经症状。
那瘦人就不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既然肥胖人群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那是不是瘦人的腰椎更加健康,更不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其实也并非如此!现在很多女性追求瘦身,尤其是瘦腰。什么“A4腰挑战”、带束腰等在网上都大火过。许多人的减肥靠的都是过度的节食,这种情况下同样会出现腰部肌肉力量薄弱或者无力,同样对腰椎健康不利。如果再加上久坐、不良生活习惯等,这类人群也可能患上腰椎疾病。
科学减重,拥有健康腰椎!
对于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肥胖人群除了接受正规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进行科学减重。体重调整到正常人重量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腰椎疾病的症状反复。
这里的减重是要在科学的基础上,不要进行过度的节食,应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调整来健康减重。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咨询这方面的医生。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力度刚开始不要过大。平时注意不要久坐,保持正确的坐、卧、走的姿势,所参与户外锻炼,注意自己的腰椎保护等,这些措施都可以积极预防腰椎疾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