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不幸离世!年仅28岁

2022-03-04 13:23

 很多人以为,猝死多发生在老人、“三高”患者或肥胖人群身上,殊不知,有些“健康人”、“年轻人”已经被猝死盯上了…… 为什么看似健康的人“说走就走”?

2月22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字节跳动一名28岁员工猝死”。23日,南都记者获取的字节跳动公司内网发文截图显示,在抢救41个小时后,该员工不幸离世。 内部信显示,23日13时43分,字节跳动从医院获知,在抢救41个小时后,该吴姓员工已不幸离世。 68251645657722870 

据悉,2月21日19时31分到20时15分,120急救人员抵达现场进行施救期间,字节电话通知了该员工妻子,“她赶到公司,与两位同事一起送吴同学前往北医三院”。该员工的其他家人陆续从外地赶来,医院根据家属要求使用了ECMO进行抢救。 内部信称,该员工加入团队三年多来,工作认真负责,与同事关系融洽,深受大家认可,是一位非常值得信赖的好伙伴,对他的不幸离世表示难过。内部信还提及,在送医救治过程中,相关同事全程陪同该员工。同时,公司已承担全部医治费用,全力提供后勤支持。公司还将向员工家属提供抚恤和关怀,协助处理好相关事宜,尽力帮助其家人渡过难关。 据南都此前报道,字节在发出的前一封内部信中称,2月21日18时,该员工前往中卫通健身房运动。18时56分,他在运动约1小时后出现头晕现象,进入茶水间休息。健身房教练发现举止异常,上前询问。该员工自述可能是低血糖,教练随即为他倒了一杯糖水,并通知行政前台启动SOS值班号。 19时09分,保安经理取得血压计到场支持,为该员工测量血压后,建议联系同事陪同就医。在此期间,其出现呕吐现象。 19时18分,教练拨打了120电话。同期,保安经理与在场另一位安保对该员工实施CPR急救(两人均持有急救证书)。 19时30分许,120急救人员到场救治,后将员工送上救护车。

  很多人以为,猝死多发生在老人、“三高”患者或肥胖人群身上,殊不知,有些“健康人”、“年轻人”已经被猝死盯上了…… 为什么看似健康的人“说走就走”?

猝死患者多数有心脏隐患,在过度疲劳、压力大、长期失眠、抽烟、饮酒、缺少运动等猝死风险因素的诱发下,他们出现了危险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等危险症状,一旦抢救不及时,就会猝死。 之所以这些猝死人群给人“健康”的假象,其实和年轻人平时忙,没有定期体检、按时用药有关。以为身体好,其实体内已经暗流涌动,只差一个“导火索”,就可能随时引爆。

  11191645657723107 

猝死来临之前,曾给你发过预警信号!

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心慌、胸闷、眼前发黑,甚至昏厥的情况,有可能是猝死前的预警信号。如果不马上抢救,猝死风险非常大! 倘若出现了上述症状有幸缓过来,记得及时检查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早发现心脏问题。也可通过颈动脉超声,排查是否有斑块形成,必要时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是否有冠心病。 要注意的是,一些人有先天的隐性心脏病,但平时检查无任何异常。所以,家族中若有人猝死,自己也最好做个动态心电图,必要时做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基因检测,排除自己是否有先天的隐性心脏病。 然而,对于很多职业的人来说,高强度的工作没办法避免,那该怎么办?

  避开猝死的6大高危因素 

1、超过11点睡,会引发多种健康隐患,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甚至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脑梗、脑出血等风险。

 2、原本心脏不太好,大量吸烟可能导致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可引发猝死。

 3、酒精会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继而诱发心绞痛、心梗。

 4、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容易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增加各种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5、运动并不是越强越好,太过剧烈的运动会导致心电活动紊乱而引发猝死。尝试某项高强度运动前,最好做全面体检评估,量力而行,不要过于疲劳。

 6、情绪激动会使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导致心梗;还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所以凡事看淡些,保持良好心态,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工作是老板的 身体是你自己的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

来源: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福建卫生报、红星资本局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离世,员工,猝死,字节,同事,心梗,风险,运动,抢救,急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