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杭州小伙屁股剧痛3天,医生紧急提醒
近日,建德市26岁的小翁(化名)屁股剧烈疼痛了整整3天。本以为是痔疮,自己在家用了几天痔疮药。结果,疼痛不但没好转反而越来越重······
无奈之下,小翁来到了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门诊就诊。“炎症感染指标很高,再迟一点就危险啦!”接诊的医生说。
就诊时,小翁表情特别痛苦,走路一瘸一拐,宁愿站着也不肯坐着。通过病史和检查,他很快被确诊为“肛周脓肿”,需要立即住院手术治疗。
此后,肛肠外科张鸿光主任医师为小翁进行了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手术。术后脓液培养结果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在经过近一周的换药、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后,小翁终于治愈出院了。
医生表示,像小翁这样的患者每个月都有,其中有很多患者因为对疾病缺乏认识,延误就诊导致病情加重,增加了感染和以后形成肛瘘的几率。尤其是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还有男性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曾经我们就报道过一名33岁的男性患者,因为肛周脓肿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最终死亡。
那么什么是肛周脓肿呢?
肛周脓肿指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约是女性的3~4倍。肛周脓肿发病多较突然、进展快,可引起患者肛周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还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肛周脓肿自行破溃脓出或切开排脓后大多会形成肛瘘。
引发肛周脓肿的因素
(1)饮食因素
该疾病与食物摄取、排便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摄入量的改变及水分摄入过少都会引起排便困难,最终引起肛门直肠疾病。长期饮酒,或者过咸过辣的饮食习惯,会使得消化道黏膜受损,血管扩张,最终造成结肠功能紊乱,引发该病。
(2)慢性疾病
长期营养不良,可造成体质虚弱,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患者,由于患者不断咳喘,使得腹部压力上升,盆腔处常伴有淤血;
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泻、结肠炎等导致患者肛周脓肿发病概率增大;
长时间站立或者是静坐、维持同一个姿势也会使身体因重力因素使静脉回流不畅,从而诱发肛周脓肿。
(3)不良排便习惯
有些患者在患病之前喜欢在厕所看书、看报纸、玩手机,这些不良排便习惯会延长排便时间,使得肛门直肠内产生淤血,诱发肛周脓肿。
入厕时吸烟也会让大脑的神经对排便产生迟钝感,造成便秘。
(4)排便异常
有些患者患病之前长期处于腹泻或者便秘状态。腹泻会使得肛门周围产生炎症,导致感染几率增大,引发肛周脓肿。
便秘会影响血液循环,在用力排便时会使得肛门压力变大,产生淤血甚至裂口,最终引发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为什么危及生命?
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的肛周感染性疾病,如不处理及时,可并发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由多种细菌协同作用引起的以肛周和会阴三角区筋膜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重症感染性疾病。以肛门周围肿胀和疼痛为首发症状,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在较短时间内可蔓延至会阴、阴囊、下腹部、后腰及下肢,患处皮肤无波动感,触之有捻发感,常出现水泡、青紫褐色坏死,有恶臭,并伴有全身严重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常高于39℃,甚至可高达41℃。
如未及时处理感染进一步扩散,可诱发菌血症、脓毒败血症等,导致感染性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据报道显示, 坏死性筋膜炎病死率可达31.5%,而肛周脓肿是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主要原因。
肛周脓肿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肛周脓肿是多发性肛周疾病,该病约占肛肠疾病的30%,常规药物很难达到治愈效果,手术是目前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办法之一。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姑息性手术、根治手术、保留括约肌术式、挂线治疗、脓肿引流,需根据患者的术中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手术方式更利于患者。
非手术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温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方法,以抗生素治疗最常见。
坏死性筋膜炎诊断一旦成立,应早期进行多位点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静脉滴注,术后创面清洗换药、使用藻酸钙和银离子抗菌敷料等新型敷料置入创面,后期治疗可选择创面植皮或整形修复。
该病极易出现休克及多脏器受损,临床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纠正酸中毒、低蛋白血症、贫血及肝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要提早预防、提早观察、提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食物,做到均衡膳食。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后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静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抗病能力。
如有肛周脓肿的症状,一定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THE END-
来源: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健康杭州、中国护理管理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