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分钟的极限救援,他们准备了4年。
在北京冬奥会的赛道旁,有这样一群身怀绝技的人,在“冰状雪”上凌波微步,4分钟之内赶到伤员身边,背着15kg的救援包在陡坡上行动……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筹备成立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生团队,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其一、神经外科邓侃、胸外科何嘉、麻醉科车璐、国际医疗部任广为光荣成为其中一员。他们出色完成4个雪季、近150天的滑雪技能、雪上急救技能、直升机救援、绳索救援等专业培训,同时圆满完成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冬奥测试赛雪上救援保障工作。为了4分钟的极限救援,他们准备了4年。
▲协和滑雪医生合影。左起:李其一、车璐、任广为、邓侃、何嘉
有个著名的玩笑,"雪道的尽头是骨科"。的确,身为滑雪医生,也难免在训练中遭遇不同程度的损伤。
▲滑雪医生初登冰状雪,一不小心就会从落差900米的山顶一滑到底,只能一遍一遍反复练习
李其一是协和滑雪医生中的老大哥,更是一名高年资骨科大夫。2022年1月23日,在进入冬奥医疗保障大闭环前,他给自己疼得厉害的双膝做了核磁共振,发现已经“膝关节积液、髌股关节炎、髌骨磨损、髌骨挫伤伴骨髓水肿”了。他默默收起片子,没告诉家人,带上强效止疼片及可能用到的所有药,如约出现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赛道旁,开始繁重艰苦的冬奥医疗保障工作,一干就是近两个月。他说,“付出一切都值得!哪怕再苦再累再疼再冷,也可以用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
▲李其一在岗位上值守
2021年3月,邓侃在训练中受伤,左膝半月板撕裂、前交叉韧带断裂,需要马上手术。被运回医院后,他却戴上支具,拿起手术刀,一瘸一拐走进手术室,为早已预约多时的患者做起了手术。在顺利完成6台手术后,才轮到自己接受手术。术后他又马上咬紧牙关投入康复训练。“每位滑雪医生都很拼,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感染。全世界的冰雪健儿齐聚北京,用拼搏和汗水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我们也在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践行自己的使命,展现中国医者的风采!”
▲邓侃带着支具进入手术室(左);邓侃在高山滑雪赛道上(右)
进入闭环管理后,滑雪医生们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摸黑坐一个多小时的大巴颠簸上山。日落时完成所有保障工作,返回住地。晚上7点开总结会,复盘当天保障情况,布置第二天任务。直到夜里近10点,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队员们笑称:“做梦都在推演雪道救援过程,梦话都是呼叫指挥中心汇报伤情。”
▲滑雪医生们见证了小海坨山的无数次日出日落
不仅在赛时提供医疗保障,滑雪医生在竞赛之余也伫立在赛道旁,时刻紧盯赛道,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工作人员的赛道维护等提供保障。此外,他们还争分夺秒,配合直升机和巡逻员进行复盘演练,提高整体的保障水平和能力。
山上的体感温度一直在-10℃~-30℃左右。2月13日,壬寅年初雪。小海坨山降下了超过20cm的雪,山顶大风8-9级,何嘉在出发台进行保障。为了更好观察赛道,他摘掉雪镜,任风雪吹打。呼出的水汽迅速在N95口罩里凝结成冰。而无法冻结的是协和人为保障冬奥而燃烧的热情。
▲风雪之中,何嘉提前一小时滑降到点位,准备开始执行保障任务
元旦、春节、元宵……滑雪医生们都在延庆赛区的闭环中度过。2月16日是年轻的麻醉科医师车璐的生日。小海坨山上没有蛋糕,没有鲜花,没有父母的陪伴,却飞来了协和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宇光的祝福,“从12月20日报到冬奥至今,车璐大夫一直坚守在冬奥赛场的高山雪岭,辛苦了。祝车璐同学生日快乐!”这条有纪念意义的微信,也引发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们的满屏致敬。“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我真为这些年轻人骄傲!”黄宇光如是说。
▲13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会群里的祝福和致敬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下山,车璐掏出手机,看到了满屏飘扬的生日祝福和蛋糕,冻僵的身体瞬间被温暖了。车璐说:“就像获奖运动员的背后一定有强大的团队,我能全心全意地投入保障,离不开家人的理解、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黄主任不但给予鼓励关怀,也在生活和物质上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许力书记是爱心联络员,在闭环期间给予各种关心和支持。我先生赵明昊也是滑雪医生,我们守护同一个赛场。我会抡起袖子,用100%的热情完成好冬奥和冬残奥会的保障。”
▲国际雪联医疗官汉斯(Hans Spring)先生和协和滑雪医生合影(左起:李其一、车璐、汉斯、何嘉)
任广为是“协和奥运”中霸占奖牌榜多年的运动健儿,对运动的热爱也支持着她主动参与并出色完成了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一线医疗保障工作。她所在的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是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比赛场地,她和队员们见证了20枚金牌的诞生,也见证了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齐广璞等中国名将圆梦冬奥的全过程。“我们不但要做国内第一支滑雪医生团队,而且要把这个经验延续和传承下去。希望未来我国的冰雪运动中能有更多的滑雪医生,服务更多的滑雪赛事,拥有更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左)与任广为合影
滑雪医生在受伤运动员的现场救治中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得到了运动员和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国际雪联(FIS)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雪上医疗服务能力是北京冬奥会的宝贵遗产。
▲国际雪联医疗官汉斯先生留给中国滑雪医生的寄语:“You all did a great job! ”文字/干玎竹
视频/邓侃 何嘉 提供
图片/李其一 邓侃 何嘉 车璐 任广为 提供
编辑/干玎竹 陈恔
主编/陈明雁
监制/吴沛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