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关于房颤与脑血栓之间的那些事

2022-02-22 11:05   爱心脏

房颤需不需要抗凝,主要取决于个人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多少有关,而与房颤有没有转成正常心律只占其次。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房颤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房颤是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主要表现是心脏不规律收缩,这就会造成出现人心慌、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有时会造成脑或者其他脏器栓塞使人死亡或残疾。

目前认为10%的脑梗死可能是房颤造成的。

所以咱们在治疗房颤的时候,首先就把房颤的抗血栓治疗放在重要位置,就是为了防止脑血栓的发生。

房颤为什么会造成脑栓塞?

因为心房不规律收缩,导致心房射血能力下降,心房的左心耳里面,血流缓慢就容易瘀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就有可能随血液流动到大脑血管里面造成脑栓塞。

房颤那一阵过去了,就不会发生脑梗死了?

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房颤正在发生时,出现脑栓塞的情况不多见,很多脑栓塞发生在房颤转成正常心律状态。

因为房颤时在心脏里面产生一部分的血栓,常常会在房颤过去后,才会从心脏跑到脑血管里。

此外在房颤转复成正常心律的时候,心房会短期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状态也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此外研究表明对阵发房颤来说,产生血栓的可能性与房颤发作次数关系更大。

所以说房颤在医院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恢复正常后,也要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

房颤的抗血栓药物通常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艾多沙班、阿哌沙班等。

对于有风湿性瓣膜病或有人工机械瓣膜的房颤通常选用华法林。

对于无风湿性瓣膜病或人工机械瓣膜的房颤通常选后面几种(当然在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

房颤具体怎么抗栓了?咱们一一说来。

 41251645486538037

血栓风险评分表

基本上所有房颤病人都需要抗凝治疗(出血风险极高的除外),但是房颤抗凝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差异,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上述的血栓评分表。

血栓评分表风险解析:

1. 如血栓评估风险小,即上表中男性CHA2DS2-VASc评分=0,女性为1,阵发房颤时间<24小时,可在转复治疗前、转复中进行抗凝治疗,转复后可不用抗凝治疗。

2. 如果男性CHA2DS2-VASc评分=0,女性≥1,但是阵发房颤时间>24小时,转复成正常心律后,则应该继续抗凝4周。

3. 如果血栓风险评估较高,男性CHA2DS2-VASc评分≥1,女性≥2,阵发房颤时间<24小时,转复成正常心律后,应该继续长期抗凝治疗,不是仅仅4周。

4. 如果房颤发作时间不明确或发作时间大于48小时,应该在复律治疗前抗凝治疗3周后或者抗凝时间不足3周但是通过食道内超声排除心脏血栓后,也可以开始进行复律治疗。复律后对于男性CHA2DS2-VASc评分≥1,女性≥2的患者建议长期抗凝治疗。

5. 对于做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最好在手术前抗凝治疗或者通过食道超声除外心脏内血栓后再开始消融手术治疗。做完手术后对于男性CHA2DS2-VASc评分=0,女性为1的人群需要术后继续抗凝治疗2月。

而对于男性CHA2DS2-VASc评分≥1,女性≥2的患者仍然建议长期抗凝治疗。

总而言之,房颤需不需要抗凝,主要取决于个人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多少有关,而与房颤有没有转成正常心律只占其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房颤,治疗,血栓,抗凝,造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