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有病可以反映到脊柱的两侧,而针刺脊柱两侧的俞穴华佗夹脊穴可以治疗脏腑疾病。
上课时常听老师提起“华佗夹脊穴”,可什么是华佗夹脊穴,它对人体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近日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如下,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它,运用它。
华佗夹脊穴的部位:
“华佗夹脊穴”,是来源于华佗对脏腑背俞的特殊取法。是华佗从实践经验出发,对背俞的定位作了些改动。华佗夹脊穴分布在脊柱两侧腰背部,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左右共34个穴。与背腧穴部位邻近,治疗功能相似,可交互应用。
华佗夹脊穴与内脏的关系:
《灵柩·卫气》篇说“气在腹者止之背俞”,说明脏腑功能与背俞有密切关系。
《灵柩·背输》篇说:“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进一步说明了脏腑有病不仅可以反映于背部,如同现代医学所讲的牵涉痛,而针灸背部的某些穴位,还可治疗内脏的疾病,如:呼吸系统可出现于3---5胸椎两侧,消化可出现于5---12胸椎两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可出现于1---4腰骶椎两侧,以上说明脊柱两侧的异常改变往往是相应脏腑病变的指征,也就是说脊柱两侧是反应内脏疾病的区域。脏腑有病可以反映到脊柱的两侧,而针刺脊柱两侧的俞穴华佗夹脊穴可以治疗脏腑疾病。
华佗夹脊穴与植物神经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器官的功能活动主要由植物神经调节,植物神经支配着内脏和血管中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当植物神经机能失调时,就会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表现出种种疾病,想反,当内脏器官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疾病时,植物神经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调节内脏的功能,以保持机体的健康,华佗夹脊穴能够治疗内脏疾病,可能是它调节了植物神经的功能,从而使内脏器官在植物神经的调节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是疾病得以解除的。针刺华佗夹脊穴时,针感可沿肋间传导,不仅影响脊神经的后支,还可涉及及神经的前支,前支与交感神经相联系,所以华佗夹脊穴即可治疗内脏疾病又可治疗内脏有关的牵涉痛和反应点。
当脏腑发生病变是,它所属的原穴上出现测值的变化,说明脏腑的机能状态决定经络的功能活动,也说明经络活动内联脏腑,外联皮肉筋骨的关系,而内脏与体表的这种联系有人认为是通过植物神经实现的。
华佗夹脊穴与疾病的关系:
1. 血管性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疾病。经试验证明,头痛发作前血液中的5——羟色胺减少,而5——羟色胺与下丘脑有关,下丘脑是皮层下植物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针刺华佗夹脊穴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综合作用,调节血管舒缩来达到治疗目的。73年选70例经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人观察,取华佗夹脊穴5、7、9、11、14配以放弃穴位治疗,痊愈34例,显效20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5。7%
2. 植物神经紊乱:刺激华佗夹脊穴调节植物神经达到治疗效果。
3. 脑血管病:这里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不完全阻塞引起的病症。
4. 高血压:发病机理复杂,可能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失去对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有关,临床试验证明针刺30分钟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5. 红斑性肢痛症:由肢断血管运动协调机能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阵发性血管扩张以致该处红肿、皮温过高、伴有剧痛、呈烧灼样。
6. 肢端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两手阵发性麻木,重者波及舌、唇及下肢,手之精巧动作失灵。
以及对于异常出汗,雷诺症均有效果,这些疾病均是远离腰背的疾病,而与植物神经的功能活动有关。心室收缩后血液从开始流入颅内,使脑动脉扩张,血液充盈达到最大程度的所需时间,是反映血管充盈速度与血管弹性的指标,上升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血管壁弹性和通畅度,而通畅度与植物神经的调节有一定关系。针刺夹脊穴后,脑供血量增加,血液充盈时间缩短,血管阻力降低,通畅度增加。
夹脊穴与背俞穴相似,都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针刺夹脊穴,通过调节脏腑可以调益气血,通利经络,气血调,经脉通,肌肉得养,肢体麻木,发凉,无力,疼痛,等症可除,如中风,高血压,多由气血虚损,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挟痰挟火为患,华佗夹脊穴可平肝熄风,益水涵木,健脾祛痰,调气血以通经络,调脏腑之虚实,益气血之虚损,通经络之闭阻,可获良效,祛病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