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模式优化策略
门诊作为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站,其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航空总医院为了有效指导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自2021年1月起,对满意度调查模式进行了优化。
传统满意度调查模式存在问题
(1)组织架构不健全,院领导未参与,管理力度不够;(2)考核对象未体系化,仅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未对管理部门展开考核;(3)实施满意度调查前,未对调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调查过程缺乏质量控制;(4)调查报告设计和表达形式单调,不利于相关人员快速捕捉信息;(5)调查反馈仅采取OA形式,为单向反馈,接受度有限;(6)部分问题反复出现,未实现闭环管理。
满意度调查模式优化策略
完善管理组织
医院成立满意度调查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或院长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为组员。
明确工作目标
依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寻找并明确差距,确定院级和科级年度门诊患者满意度目标,并纳入医院目标绩效考核。
落实培训与督导
实施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管理部门人员定期赴现场查看,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准确。
优化报告设计
(1)采用颜色管理。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据颜色由“纯黑色”改为“绿蓝黄红”。(2)增加页眉。设置医院Logo和宣传语,如“以问题为导向,改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满意度”等。
优化表达方式
(1)调查数据采取图文结合形式表达,以图表为主、文字为辅。 (2)开放性问题改变以往“转述”表达方式,采取对患者“原话”进行问题分类汇总方式。
优化反馈方式
不同反馈形式及特点见表1。
优化闭环管理
(1)落实问题分类管理。第一类为院级层面问题,需通过院长办公会进行反馈;第二类为需部门间协调解决的问题,由主管院领导主持,管理部门组织工作协调会议反馈解决;第三类为相关责任部门可自行解决问题。 (2)提出整改要求。根据调查结果,向相关科室逐一下发问题整改单,要求科室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完成后的整改单需在3个工作日内提交至管理部门。 (3)评价整改成效。分为“完全整改、部分整改和未整改”,对部分整改和未整改问题继续下发整改单,直至问题解决。 (4)建立管理台账。建立台账,包括问题编号、受理时间、问题类别、问题描述、责任部门、科室督导单提交时间、整改时限和追踪评价等。
细化考核标准
医院将满意度调查纳入院级目标绩效考核体系,除满意度得分外,增加整改单及时上交率和问题整改率两个考核指标,完善了考核标准。
优化策略的实施提升了门诊患者满意度,形成了改善医疗服务合力,培育了质量文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满意度调查模式优化实践中,由于院级层面问题、需多部门间协调解决的问题具有原因复杂、整改期限较长等特点,闭环管理产生了不确定性。今后将应用品管圈、根因分析等管理工具重点解决此类问题,以进一步提升门诊服务质量。
作者来源: 航空总医院 李彩虹等 全文拟发表于本刊2022年第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