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SIC诊断标准
目前DIC的诊断主要依据2001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STH)科学标准委员会(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SSC)的诊断标准。
该诊断标准主要采用P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指标进行积分,积分≥5即可诊断为显性DIC,<5分则为非显性DIC,且需每日再进行评估。
2017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推荐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DIC scoring system,CDSS),积分≥7即可诊断为显性DIC,经ISTH推荐特别适用于白血病相关DIC。
2019年ISTH颁布脓毒症性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SIC)诊断标准,即SIC积分≥4分可诊断SIC,即可启动抗凝治疗。
中国专家推荐使用ISTH-DIC、CDSS-DIC评分系统诊断DIC(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Ⅱ)。
表: DIC/SIC诊断标准
Tab.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IC/SIC
评分项目 | ISTH-DIC | CDSS-DIC | SIC | 评分 |
是否存在导致DIC 的原发病 | 是 | - | - | 0 |
- | 是 | - | 2 | |
SOFA评分 | - | - | 1 | 1 |
- | - | ≥2 | 2 | |
血小板计数(×109/L) | 50~100 | 80~100或24 h下降≥50% | 100~150 | 1 |
≤ 50 | < 80 | <100 | 2 | |
PT(INR)/APTT(s) | PT延长≥3且<6 | PT延长≥3或APTT延长≥10 | 1.2<INR≤1.4 | 1 |
PT延长≥ 6 | PT延长≥ 6 | >1.4 | 2 | |
纤溶相关指标(μg/ml) | - | 0.5<D-二聚体<5 | - | 1 |
中度升高,2.5≤D-二聚体<5 | 5≤D-二聚体<9 | - | 2 | |
重度升高,D-二聚体≥5.0 | ≥9 | - | 3 | |
纤维蛋白原(g/L) | <1.0 | <1.0 | - | 1 |
是否存在以下临床表现 | ||||
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严重或多发出血倾向 | - | 是 | - | 1 |
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 | - | 是 | - | 1 |
广泛性皮肤、黏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 | - | 是 | - | 1 |
总分 | ≥ 5 | ≥ 7 | ≥4 | - |
SOFA.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T. 凝血酶原时间;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SIC. 脓毒症性凝血病;ISTH.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CDSS. 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