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离子钙测定的主要方法是离子电极法,结果准确,一致性好,对临床较为适用。
来源:基层麻醉网
人体钙离子99%以上存在于骨骼及牙齿,骨骼是体内最大的储钙库,细胞外液含钙只有27mmol左右含量虽少,但在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应激性、腺体分泌以及一些酶系统的活性,特别是在血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内液几乎不含钙。
离子钙是血钙的生理活性形式,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都与离子钙的浓度有关,在影响细胞保持节律传导与收缩行为以维持正常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方面,离子钙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比总钙更能反映出体内钙的代谢状态。
血液离体后,CO2会很快失去,使pH值升高,导致结合钙增加,离子钙测定偏低,标本放置3h后再离心测定,钙值偏低,所以采血后要尽快分离出血清进行测定(1小时内),这样才能使结果更接近真实水平。
血中离子钙一般占总钙量的46%,离子钙中一部分为活性离子钙,此部分有生理活性。另一部分为非活性离子钙,这部分离子钙在活化前无生理作用。一般情况下血清总钙与离子钙水平是一致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二者会发生分离现象,如酸中毒时由于血ph值下降与小分子阴离子结合减少,蛋白结合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离子钙增加而血清总钙变化不大,相反在碱中毒时离子钙水平下降而血清总钙不下降,这时患者会出现低血钙的症状。
离子钙因在人体内呈离子状态存在,可中和身体代谢及从外界吸收入人体的各种酸性物质,使血液及体液在正常的弱碱状态。这时人体的细胞是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其生理活性及再生力量是最强的,如能长久保持这种生理状态,人体就自然健康。血清总钙升高或降低时,离子钙的增加或减少往往早于总钙。故测定离子钙比总钙更灵敏,在有些疾病状态下,血清总钙并无明显变化,而血清离子钙却高于正常。
血清离子钙测定的主要方法是离子电极法,结果准确,一致性好,对临床较为适用。我们医学检验科为临床提供血清钙与离子钙是根据外部敏感膜对待测离子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通过能力,从这种电极输出的信号与样本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成一定比例关系,这个关系符合Nernst方程,在电解质电极中的敏感膜电位差表达。同时测定血清总钙和离子钙这两个检验项目在不同的疾病和患者身上变化趋势不同,血清总钙和离子钙的测定,在临床有不同的意义,这两个项目联合检验才能更好的满足临床诊疗。
正常参考值:
血清钙正常值:成人2.03--2.54mmol/L
儿童2.25--2.27mmol/L
离子钙正常值:1.10--1.35mmol/L
临床意义:
血钙升高的情况:
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亢进常继发于佝偻病、软骨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血磷降低,尿钙增高。
2、维生素D过多症可致血清钙,磷均增多。
3、多发性骨髓瘤常有溶骨性改变,导致血钙增高,且因球蛋白增高同钙结合增高。
4、肠道疾病以及肠道酸碱度的改变,由于肠道异常吸收钙而使血钙水平异常。
5、肿瘤广泛骨转移也会导致血钙中度增多。
6、肢端肥大症及特发性高钙血症等。
血钙降低情况: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手术摘除后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清钙可下降,血清磷可增高。
2、慢性肾病以及尿毒症。肾小管中维生素D羟化酶不足导致活性维生素D不足,使血清总钙下降,另外血浆白蛋白减低,使结合钙减低,代谢性酸中毒会使离子钙增高。
3、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钙吸收障碍,血钙、磷均偏低。
4、在严重乳糜泻时,因饮食中的钙与不吸收的脂肪酸生成钙皂而排出。
5、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血后可引起低血钙。
6、阻塞性黄疸、长期禁食、静脉内高营养疗法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