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宏哥:疫情战斗已打响,你准备好了吗?

2022-02-20 07:30

我们最大的短板应该就是社区与志愿者的院感防控意识上有些不足了,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真的想做事,做实事。

作者宏哥  来源于医殇微信公众号

2020年以来给多少个城市加过油,我自己都忘记了,医院里的任务到我头上也多是防控看门的班,这次没想到进化到omicron的序列了,开始侵蚀到我所在的城市了。

从100人核酸采样队连续数天支援区域采样后,直到前天我所在的地区也发现了病例,至此400人采样队伍再次成立,我也有幸被拉入了队伍。听说明天是更大规模的行动,医院整体将出动900多人同时采样,临床科室人员只保留少量人手应对急诊和值班,其他全员全部被抽调。

94211645311961424

不断增加的采样群

我进院二十几年以来没见过这样大的阵仗。原本以为500人队伍对于我们医院已经是极限了,现在看来我也不知道极限在哪里了。

27631645311961486

每份样本后面都是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

34061645311961942

之前我在微博上就说过检验人本来就是少数群体,医学检验所是本区域三大医院检验科合并后剥离出去的,大概也就200多人,省内其他城市发生疫情的时候,最忙时抽调1/3的人手入驻核酸基地,核心医院甚至停半天检验来支援那时他们的人手。

现在轮到自己发疫情了,我都不敢想他们在经历着什么。只隐约听说有同道说:这辈子没看到过这样大的样本量.....

留守的也面临着可怕的工作量,协调部署的部门晚上我去医院培训的时候还是热闹非凡,公卫科室的负责人也已经四天没回家了,大规模抽调人员后的临床科室值班都是问题,每个人都在硬撑。

前天第一次10人小组出发,我把自己尘封了2年的抗疫雨衣拿了出来,这身衣服防水防风,门襟防水魔术贴和拉链,袖脚裤脚有延长防水收紧设计,整个就是个简易版的防护服,当初武汉疫情起来缺防护服,想着大流行的话要拿它出来防身用的,后来国内疫情扑灭了,一直没用上,没想到今天要开始用了。

让老婆回娘家不要过来了,和父母商定不要进我房间,这些天也不一起吃饭了,我就自己在自己房间里烧点对付下吧。

8281645311962188

早早的去了采样点,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接了下,就开始了工作。

只找到了6.5的手套,我这双胖手勉强塞了进去,感觉自己的拇指几个小时下来被勒的生疼,眼镜数分钟就起雾,只好摘了眼镜干活,一会面屏又看不清了。最可怕的是每做一次手消后,滑的拭子拔不出,试管盖拧不上,密封袋扯不开.......偏小的防护服不敢坐下,也来不及坐下,最后只有机械的重复动作......冷到还好,我们社区给了我们一个三面围起来的帐篷,比有些社区点位四面透风要好的多了,人数也还好,比报了1000人来了2000人的社区好多了,我干到了22:30分,比起其他一些组干到凌晨,还要5点再次出发的好多了。

社区的困难肯定有,准备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虑充足,但我们的社区相当给力,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很辛苦,对于一些关于防护观念上的问题,都可以立即接受并积极的改好,对此我只能说,老天爷也不能不忍让我们白忙活吧,肯定能得到我们大家都想要的结果。

23911645311962492

64891645311962871

36021645311962982

30501645311963323

48341645311963409

7281645311963633

第二次区域全员核酸的检测,医院的状态我自己认为可以称之为“倾巢而出”,可能用词不适合,这样多的同事的巢穴可不小啊,哈哈。

我被分配到了4人小组,2个窗口,5点与社区对接,6点开整,下午15点结束,预估人数为1000人,但是据上次去他们点位的同事说,实际人数偏多,大约在1600人上下,场地条件据说还好,唯一就是保安嫌她们每次采样都手消,速度慢。昨晚晚上22点社区负责人主动与我们对接,根本就没心思问其他问题,主要就是再次确认下时间点,还有解释下每次手消是一个必须的步骤,是保障受测方安全的环节之一,无法忽略,当然沟通的非常顺畅,毫无阻碍。

因为家里距离检测点6公里路程,电瓶车去也得准备30分钟,所以定了4点,4点15分,4点30分几个闹钟,生怕自己醒不来,还和队员商量已经起来的电话我下,免的我。晚上睡觉的时间从23:30分到4点,休息只有4.5小时,一直没怎么睡好,一会感觉自己肚子有些疼想着明天不会闹肚子吧,穿了防护服闹了肚子可不会好受的,一会又迷糊的想明天不会来不及做吧,体力够不够啊.......

98861645311963696

凌晨4点窗外的灯光

凌晨4点还是能被闹钟闹醒的,窗外的灯似乎也很亮了。

起身骑着我心爱的小毛驴真如我所料5点前准时到了预备的社区,他们人手已经开始动起来了,很多人都在穿装备了,连续电话给社区负责人,但没人接?!拉住社区里一个小姑娘,你们点位的负责人呢?她说:“连续加班,刚刚昏倒了,有事找我。

9401645311963758940164531196375894016453119637589401645311963758940164531196375823641645311964146940164531196375823641645311964146940164531196375823641645311964146236416453119641469401645311963758

虽然眼前的景象还是不够尽如人意,但是我也说不出啥了。赶紧和汇合的同事找了个地方把装备整起来了。

每个人都在努力为了这个啊。

第一次核酸下午3点搞到晚上10:30,10个人,5个窗口,全员扑进,一个窗口两个人,我所在的窗口是在帐篷的两边分别自己采样,折拭子,盖管,丟垃圾…,遇到手消后管子滑不溜手,滑的拭子都拿不出,折也折不断,盖子拧不上的问题,感觉就像在雨天泥地里打滚,累的一身汗,还干不了多少活,最终10人组,5窗口,7.5小时采样量3480。

今天吸取了经验教训,采用了当时同在10人组里有一组的干活模式,非常的舒爽,和我搭档的小伙伴说感觉非常的好,感觉1小时干了之前的3小时的活。具体统计了下,今天4人组合,2个窗口,6小时,大致1600的采样量,很多时候还是在等社区的录入,如果社区录入能更快,我觉得单人采样量1小时150轻松可以达到。

那么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很简单,一个窗口2个人同时上,唯一就是把动作分解,一个人只要负责手消,取拭子,采样。另外一个人接过采好样的拭子,折断,满10个封管,把桌面的垃圾清理到垃圾桶,在封管后新管前做一次手消足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每次手消后手滑折拭子封管的那些问题,做起来非常顺滑,动作分解后大家都能够严守标准动作了,例如折拭子的同事可以在折的时候管帽半盖管子,管子直接放试管架上受力均匀好用,效率高,如果录入给力单人每小时数量150应该不成问题。

所以今天的采样没有出现我昨夜迷糊睡眠中担心的各种问题,反而我有种能坐看风云起的淡定了。

现在再看看,我们最大的短板应该就是社区与志愿者的院感防控意识上有些不足了,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真的想做事,做实事,中午和他们社区上的小姑娘负责人聊了几分钟吧,就发现他们社区服务中心进去的人员都要喷洒酒精消毒了,当然这不是我教的........

目前国内疫情这种管控方法下,即使有些短板也会被大规模行动给掩盖,如果将来香港要全员核酸,有社区和志愿者参与辅助工作,估计这个短板会被放大。

好了,碎碎念这样多,不多说了,很多地方打码了,就是不让你们知道我是哪里的,哈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社区,采样,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