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四川隆昌:医共体建设“三部曲”,助推基层首诊提高5个百分点

2022-02-22 17:42   健康县域传媒

从数据层面看,隆昌市的医共体建设在上下转诊,尤其是下转,虽然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但增速缓慢的背后说明其在建设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困难。

4021645311892560

作者:富谷

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较好的经济实力,较优质的医疗资源,让处于川渝经济带中重要位置的隆昌市声名鹊起。自2020年开始,这座“中国石牌坊之乡”,试图通过医共体建设再次完成蜕变,尽早实现县域90%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但这并不容易。

在与该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的交流中,《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得知,隆昌市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不差,拥有同为三级乙等的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这就能够很好地满足本地56万常住人口的医疗需求,甚至能辐射周边百姓。但薄弱的是下辖的15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在人才、技术、财政、医保等多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31551645311892693 

这样的局面持续多年,导致隆昌市内的百姓对基层医院认同感很低,县域就诊率也一直上不去,隆昌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潘玲对此感慨万千。她介绍到,为了扭转现状,提升全市服务能力,2020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隆昌市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和《隆昌市 2021年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正式开启了医共体建设。 在组织架构上,组建了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为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副主任的隆昌市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管理委员会,9月初,挂牌成立了以隆昌市人民医院(“1+8”模式)、隆昌市中医院(“1+7”模式)为龙头的两个医共体集团医院,实行医共体牵头医院院长负责制,实行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审计考核、医保管理、医疗质量服务、健康管理、信息管理的“七个统一”。

隆昌市人民医院医共体集团医院:按照"1+8"模式,由市人民医院牵头,包括市妇幼保健院和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碾镇、黄家镇、双凤镇、石燕桥镇、响石镇、圣灯镇中心卫生院为分院。

隆昌市中医医院医共体集团医院:按照"1+7"模式,由市中医医院前牵头,组建以市精神病医院(第二人民医院、金鹅中心卫生院)和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家镇、云顶镇、龙市镇、界市镇、普润镇中心卫生院为分院。

成立两个医共体集团党委,拟设党委委员各7名,其中,书记各1名,副书记各1名。制定医共体医保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医共体医保"一个总额"管理实施方案、家庭医生医保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医疗服务协议等,目前已申请落实家庭医生医保签约包收费项目及编码。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上,印发《隆昌市 2020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由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机构组建"1+1+1"家庭医生流动队伍与辖区群众签约,并由内江市医保局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收费编码,落实高血压 20元/人每年,糖尿病30元/人每年,混合两病人员40元/人。

  79531645311893521 

我们从隆昌市卫健局处拿到的一组数据显示,在这样一套领导班子和政策支持下,不到2年时间,隆昌市的基层首诊量明显增长,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26.92%,较2019年同期增长5.5个百分点;牵头医院下转患者数量占比6.02%,较2019年同期增长 4.09个百分点;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8.95%,较去年同期增长1.01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共有267个家庭医生团队,在管"两病"人员44960人,签约41499人,签约率达92.3%。

促下沉、加投入、同质化、信息化

潘玲进一步介绍说,目前,隆昌市的医共体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是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也就是加强对15个乡镇卫生院的精准帮扶,为此,隆昌市人民医院选派各科室专家教授到渔箭中心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通过坐诊、专家授课、临床带教查房、义诊等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人才下去了,相应的设备也得跟上,实行同质化管理,这就需要加大财物投入予以保障。两家牵头医院为基层医院采购了全自动生化仪,改造DR机房等相应基础设施,改善院区环境,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市人民医院将渔箭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实行同质化管理,医共体医院肝、肾功检查送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基层医院,让老百姓看病不出镇就能享受到三乙医院结果,看病费用不增加,把病人留在基层。 22181645311893746 

在信息化建设层面,探索多方共建模式,根据《隆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昌市县域医疗卫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确立的"一个平台两个中心"的指导思想,组织本地专家,从技术上以公司实力、人才队伍组成、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应用集成、 实际案例(提供成功案例的个数、规模、效果,并提供相应的合同)为依据,与3家社会企业合作共建。 73561645311893834

在政策、信息化、用药目录下足功夫

从数据层面看,隆昌市的医共体建设在上下转诊,尤其是下转,虽然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但增速缓慢的背后说明其在建设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政策、信息化和用药目录三个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潘玲表示,在政策支持方面,医共体推进过程中,除医保部门出台"一个总额付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打包付费"政策,其余部门实现现行政策突破难,制约了医共体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在信息化统一平台建设方面,各医疗机构按照各自的业务需求进行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通信标准和业务标准,且与卫生行业内的条块系统缺乏数据整合与业务融合,业务流程实时交互和数据互联互通存在困难,难以支撑医共体一体化管理和连续性服务要求; 

在基本用药方面,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与在医共体牵头医院用药不统一,目前仍按照医院等级使用药物,基层医院大多在二级医院等级以下,不能使用三级医院药品,如部分从人民医院或中医院下转到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期患者或老年病需要接续用药,下沉到基层医院则限制用药、可能导致疗效不满意,病人不愿转。 

针对上述问题,潘玲表示,目前已组织市卫健局、医保局、财政局、人社局、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医共体相关配套政策;医共体集团医院内部制定医共体集团医院章程,报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加大财政投入,负责保障信息化平台打造,选择医共体建设先进单位进行调研,着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敲定以及建设预算申报工作,尽快统一医共体医院大数据端口。 挂牌成立了七大中心,由专人负责,牵头医共体医院负责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双向转诊,牵头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安排专人下沉参与分院管理及重点科室建设,鼓励人员流动,开展定期评估调度,医管委办公室(卫健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医共体医院开展考核评估工作。 

“作为四川省医共体建设的试点县,对于隆昌而言,这3年是打破旧格局重塑新模式的关键阶段,从学习先进经验进入到研究符合地方实际的建设模式,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前提是要把组织架构、主体责任、规章制度等落实到位,这不容易。”潘玲说到。

8560164531189522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隆昌,建设,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