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别信“小胖墩长大就会瘦”的鬼话,肥胖影响身高和智力

2022-02-24 11:39

很多家长,尤其是隔代长辈,都觉得孩子能吃是福,最好能像年画娃娃一样,胖乎乎的才是营养好。 

很多家长,尤其是隔代长辈,都觉得孩子能吃是福,最好能像年画娃娃一样,胖乎乎的才是营养好。

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串门,都听到过这些话:

孩子白白胖胖养的真好;

胖点好,胖点有福气;

多吃点,你看孩子都那么瘦了;

小时候胖点有什么关系;长大就会瘦了;

......

37811645178468992  

如果你听信了这些“鬼话”,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这是个巨大的育儿误区,肥胖的危害比你想的还要多。

56221645178469116  

认识肥胖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方面: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虽然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中大约会占40%—70%的比例,但是,由于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超重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再来看看我国青少年儿童肥胖比例: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称: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

《2020年中国儿童健康状况分析报告》指出:2010-2019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了8.7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我国儿童肥胖的比例持续增加,更体现出父母并没有对小胖墩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你还是觉得,胖一点没关系,那么我们来看看肥胖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血管硬化比别人早

2019年《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

性早熟、长不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晓波指出,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结果导致成年身高较矮。

儿童脂肪肝

脂肪肝可不是成年人的“专利”,目前,儿童脂肪肝在普通儿童中的发病率高达8%-12%,其中70%左右是肥胖儿童。有调查显示,在我国,12-17岁肥胖青少年中,45%患儿患有脂肪肝。

造成心理负担

除了生理上的疾病之外,肥胖超重给孩子心理上的创伤也是不小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自身的肥胖而遭遇到周围人恶意中伤的情况也是十分普遍,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影响智力

肥胖不仅对生理和心理造成危害,对智力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重度肥胖儿童可能会有睡觉打鼾、睡眠中惊醒等问题,造成记忆力下降、情绪调节弱,长期会对智力产生影响。

影响性功能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很小,还没到考虑发育和性功能的时候,但这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体重严重超常的7至12岁儿童,由于正处在青春启动期的初期,由于自身内分泌失调,脑垂体脂肪化,会直接引起生殖系统的发育迟缓。这样的男孩儿成年后,容易生殖器微小,性欲低下,甚至产生性功能障碍。女孩子则会性发育不良,月经失调,严重者还会导致终生不孕。

家有小胖墩,如果不尽早干预控制体重的话,那么伴随着孩子长大,以上这些问题都会逐渐呈现。

11991645178469227  

简单判断超重的标准

目前我国对儿童青少年重度肥胖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但已制定出我国 2-18 岁儿童超重、肥胖的 BMI 适宜界值点。

BMI=体重(kg)÷身高(m)2

家长可根据儿童的性别和年龄查看其对应的超重和肥胖的 BMI 值,来判断儿童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

49531645178469274   64851645178469394  

小时候胖乎乎,长大会瘦下来吗?

很多家长知道肥胖不好,但是觉得小时候胖点不重要,长大总会瘦下来。

对不起,残酷的事实是:一项长期追踪的研究发现,88%的小胖墩,长大后还会继续胖。这是因为,儿童时期肥胖的小孩,已经养成了不良的饮食和生活运动习惯。那么,他们长大后的减肥之路将非常艰难。 

我们会发现,胖乎乎的小孩都有这些共性:喜爱甜食、喜爱高油高热量食物、不按时吃饭。同时,因为肥胖,他们比一般的孩子身体显得更笨重,相对而言就更不爱运动......

幼儿期是培养和塑造孩子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期,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往往会伴随一生,等到孩子长大才觉得太胖,想要减肥就更难了。

14471645178469489  

肥胖过重,预防才是硬道理

任何时候,预防总是高于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预防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

首先,避免母亲受孕前和怀孕期间营养过度和体重增加过多。

其次,早期建立健康的喂养关系,鼓励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这样可以使婴儿处理胆固醇的酶系统功能较非母乳喂养者好,并且成年后也是如此。

此外,父母要加强饮食与行为习惯教育,有规律地进餐。专注吃饭,不要边吃饭边看手机、电视。做好食物的多样性,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高糖高热量食物。肥胖儿童越来越多,并不代表孩子更强壮,营养更好。相反,这却是养不良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该吃的没吃够,不该吃的吃太多。

除了“管住嘴”,“迈开腿”也很重要。家长在改善饮食之余,还应该带孩子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建议每周最少进行 5 天的中度至剧烈的运动,每次最少 20 分钟,如果能达到 60 分钟更好。怎么来区分运动的强度呢:中等强度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剧烈运动时不能唱歌,且说话困难。

当然,如果孩子做不到固定的锻炼也不要紧,家长更应该鼓励孩子离开沙发,离开电视机,让身体活动起来,哪怕是陪他玩一玩捉迷藏,在小区空旷的地方追逐一下,都能有效地燃烧卡路里。

如果孩子已经是个小胖墩了,在引导他健康饮食和运动的时候应该照顾到小朋友的自尊心。生活中以鼓励为主,哪怕只是一点点微小的改变,都应该积极表扬,给他一定的小奖励。当然,这个奖励可不能是食物。

不要再说「孩子胖点更可爱」,

不要迁就孩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别再相信

「现在胖没关系,长大就会瘦下来」的鬼话!

参考资料:

1. 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2. 《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

3.  2018-07-30 健康时报 《儿童肥胖竟能导致性早熟?小儿内分泌知识了解一下》

4. 上海市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王敏、张婷 《健康科普| 啊!儿童也会得脂肪肝?》

5. 2015-07-24 健康时报 《儿童肥胖将危及性能力》

免责声明: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儿童,肥胖,长大,孩子,超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