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年生存率仅为10%,癌王你怕吗?多种新型疗法合力防治胰腺癌

2022-02-18 10:30

胰腺癌是一种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帕瓦罗蒂、沈殿霞、乔布斯等重量级名人相继因为胰腺癌去世,不得不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就连小编也曾遇到过朋友询问亲属患有胰头癌后,到底有没有新治疗药物或技术能够提高生存期。

那么今天无癌家园小编就来介绍下这个被称为“万癌之王”的胰腺癌到底有多凶险,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预防胰腺癌的复发,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5年生存率仅为10%,“万癌之王”何其凶险!

癌王之争一直都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要说起“癌王”,胰腺癌当之无愧。它是一种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胰腺癌行动网络(PanCAN)统计,胰腺癌是美国与癌症相关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肺癌和大肠癌,且有望在2030年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死因。2019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第10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6位。在男性和女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居于第6位和第7位。 胰腺癌患者往往在被确诊时, 只有20%的人处于早期或中期,这意味着约有80%的患者没有机会救治,5年生存率仅有10%,预测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仅次于肺癌 在很多人眼中看来,这无疑就是宣判了“死刑”,生命开始倒计时!                        

93421645140563785

胰腺癌为何如此“凶险”?

1.胰腺癌细胞恶性程度高

胰腺癌细胞容易侵犯周围的淋巴结和血管,如果癌细胞包绕大的血管,手术难度非常大,容易造成大出血,造成死亡。    

2.胰腺癌无法早期发现

由于胰腺的位置太深,前面有肠管挡住,做彩超检查不太适合胰腺,应该彩超最怕气体,有气体干扰,就看不清楚。想要筛查,胰腺癌需要做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    

3.胰腺癌手术难度大

做手术的时候,需要切除部分或者全部胰腺、十二指肠、胆管、胃、脾脏等,需要重新完成胃肠吻合、胆肠吻合、胰肠吻合,手术难度很大,术后恢复慢,手术死亡率比较高。胰腺癌根治手术,是普外科里面最难,耗时最长的手术之一。    

4.胰腺癌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胰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但始终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胰腺癌细胞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太快,而且,癌细胞对放疗和化疗不明感,放化疗治疗效果差,还缺乏特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定期随访复查,防患于未然

临床认为早期胰腺癌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外科切除手术,结合放化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可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术后也要按要求定期复查。 无癌家园专家建议 ,胰腺癌患者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就要按时回医院复查,复查的目的是确认术后恢复情况;两年之后健康状况无异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半年回医院复查1次,5年后就可以延长至1年复查1次,复查的目的是判断癌细胞有无转移或复发。 另外,胰腺癌患者第一次复查需要接受全面的腹腔CT检查,另外还包括肝功能、血常规等血生化检查,特别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胰腺癌的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些检查项目不仅可以查看到胰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所得的数据也可以作为下次检查的参考。

CAR-T疗法进军实体瘤,胰腺癌首当其中

面对如此“穷凶极恶”的胰腺癌,医学研究者们并没有气馁,而是将目光投向近几年来的热门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CAR-T)疗法。 众所周知,CAR-T在治疗恶性血液学肿瘤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然而CAR-T在实体瘤方面的成绩却乏善可陈。就在最近几年,已有研究表明,CAR-T疗法的成功已经延续到实体瘤范畴,其中以胰腺癌首当其冲。 据无癌家园小编查阅众多临床研究发现,间皮素(Mesothelin)、CD133、PSCA、Claudin 18.2、HER2等靶点是CAR-T治疗胰腺癌的热门靶点,那么今天就为各位癌友们详细介绍下相关的临床研究,以供参考。 

01  

间皮素(Mesothelin,MSLN)

间皮素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在上皮样间皮瘤、胰腺癌、卵巢癌、胆管癌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上过表达,而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几乎没有表达。 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提及的CAR-T产品选择的靶点有 mesothelin(MSLN,又称为间皮素,可以应用于多种上皮癌症,比如恶性间皮瘤、胰腺癌、胃癌、卵巢癌等)。 其中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的是静脉回输的CAR-T治疗,治疗后全身的病灶,基本都实现了代谢活性完全消失。    

典型病例  

受试者GD-G/M-005 是一例具有 MSLN 表达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该受试者进展为局部淋巴结转移(24×33 mm)(图c)。抗 MSLN-7 × 19 CAR-T 细胞首先通过肝动脉输注,当晚伴有高烧,没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或神经毒性。随后,他每1~2个月接受一次抗 MSLN-7×19 CAR-T 细胞的静脉输注。

直到增至CAR-T细胞输注的5倍,CT分期显示他在治疗240天后达到完全缓解,测定的淋巴结为8.3×9.6mm,并未见其他肿大的淋巴结(图C),患者此时病灶完全消失,保持正常状态。

                          

18461645140565088   

02  

Claudin18.2(CLDN18.2)

Claudin18.2(CLDN18.2)位于细胞膜表面,正常情况下表达于胃粘膜分化上皮细胞,在胃腺癌中表达高达70%。此外,CLDN 18.2活化还可见于胰腺癌、食管癌、卵巢癌和肺癌,因此是具有潜力的CAR-T靶点。 基于此,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了国际上首个针对 Claudin18.2 的 CAR-T 细胞。

2019 ASCO年会上,CAR-Claudin18.2 T 细胞治疗胃癌/胰腺癌的临床数据更新显示,靶向claudin18.2 CAR T细胞治疗12例转移性腺癌(胃癌7例,胰腺癌5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治疗相关死亡或严重神经毒性。11例评估对象中:1例(胃腺癌)完全缓解;3例(胃腺癌2例胰腺腺癌1例)部分缓解;5例病情稳定;2例病情进展;总客观缓解率为33.3%。

78791645140565693

51771645140565805

并且,CAR-Claudin18.2 T 细胞治疗胃癌的临床前研究成果显示,靶向Claudin18.2的CAR-T细胞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完全清除胃肿瘤,且没有发生脱靶毒性。 9月16~21日召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由科济药业开发的靶向Claudin18.2(CLDN18.2)自体CAR-T候选产品CT041展现了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突出疗效,可谓是大放异彩! 截止到2021年4月8日,纳入的37例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包括 28例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5例胰腺癌4例其他类型的实体瘤约84%的患者既往接受过至少2线治疗,中位转移器官数量为3个。 研究数据颇为亮眼!

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48.6%疾病控制率达73%所有胃癌患者总客观缓解率为57.1%

11月15日,CAR-T疗法针对实体瘤领域的进展又迎来喜讯!科济药业公告称,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授予自主研发的CAR-T产品CT041优先药物(PRIME)资格。 据美通社报道,11月22日, 科济药业自主研发的CT041已获得加拿大卫生部关于临床试验申请 的无异议函, 这意味着CT041获批进入加拿大临床试验阶段。 截至公告日,CT041为 全球唯一靶向CLDN18.2的 且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国家药监局 加拿大卫生部IND批准 、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方法。

03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的膜蛋白。它最初在前列腺癌的肿瘤细胞表面被识别,但后来在包括胰腺癌、卵巢癌和膀胱癌在内的多种类型的肿瘤中也被识别。

在2019年6月召开的ASCO年会上,Bellicum Pharmaceuticals公司公布了一项针对表达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数据。该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改良GoCAR-T技术——BPX-601,其安全性和活性数据都相当积极。迄今为止,BPX-601的耐受性良好,剂量限制性毒性未观察到。

与BPX-601相关的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给予或不给予支持性治疗均可得到缓解。 尽管临床试验设计相对保守,但在研究初期已观察到激发生物活性的证据! 在13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8例(62%)病情稳定,有3例患者的肿瘤缩小10%~24%。                          

5491645140566080

BPX-601给药后各个患者的疗效情况

这家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官Rick Fair先生表明这种疗法在设计上更为有效,有望突破传统的CAR-T的局限性,更好地应对实体瘤。

                       

84211645140566222

GoCAR-T技术让CAR-T细胞只有在小分子药物存在时才会被激活

04  

CD133

CD133是胰腺癌中的另一个靶抗原,它是一种与癌症干细胞相关的跨膜糖蛋白,在多种实体恶性肿瘤如 肝细胞癌、胰腺癌和胆管癌 中表达。 此外,由于肿瘤干细胞是参与转移和肿瘤复发的细胞,CD133过表达已被证实与不良预后有关。 在一项I期临床试验中检测了靶向CD133的CAR-T细胞治疗胰腺癌的效果。该研究共纳入23例癌症患者,其中胰腺癌7例,结肠直肠癌2例,肝癌14例。 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13%,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个月,6个月总生存率为35%。 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6个月总生存率为43%。 安全性方面,几乎所有的患者都经历了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血液毒性一般发生在细胞输注后3~5天,并在1周内自行恢复。 

05  

HER2

HER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一部分,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起着不可分割的作用,在乳腺癌、胰腺癌、胆管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胃癌等多种癌症中过表达。 在一项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HER2特异性CAR-T细胞治疗HER2阳性的胰腺癌和胆管癌。

11名HER2阳性晚期胆道癌和胰腺癌患者参与了这项试验。所有患者的治疗反应均可评估。1例达到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其余5例有疾病进展。3例患者发生了与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3级不良事件,1例为急性发热伴寒颤,1例为转氨酶升高;此外还有3例患者出现严重3级上消化道出血,转移灶侵犯胃窦。大多数患者出现CAR-T细胞疗法相关的1级或2级不良反应。总的来说,这些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

                         

50771645140566352

除了上述报道的国际CAR-T突破性临床研究外,当前应用CAR-T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靶点还有EGFR、EpCAM、MUC1、CEA、CD24、BCMA等正在临床试验中 。 

新型树突状细胞联合疗法可提升胰腺癌疗效

树突状细胞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癌症树突细胞疫苗。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胰腺癌的初次尝试     

第一位使用接受树突细胞治疗的是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教授。1973年,他第一次在小鼠脾脏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细胞,因其细胞膜伸出许多类似于神经细胞的树突故而得名。 34年后,他不幸被诊断为最为难治,预后极差的胰腺癌。于是他基于树突状细胞设计了一系列癌症治疗方案。 2011年10月3号,斯坦曼因其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但他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消息了。在68岁这一年,与癌症斗争了4年半之后,在诺贝尔奖揭晓的3天前病逝。    

树突细胞激增,有效减缓胰腺肿瘤生长!     

4月15日,一篇发表于《Cancer Research》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细胞能够合成并释放一种关键的蛋白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为关闭免疫细胞正常信号通路的抗体物质,以此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同时削弱机体的免疫反应。 基于此发现,研究小组假设诱使树突状细胞进入胰腺肿瘤部位,可能会引发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他们采用了两种药物,一种被称为Flt3配体,能够动员树突状细胞;一种被称为CD40激动剂,能够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促进树突状细胞存活。 在这两种药物的共同作用下,胰腺癌小鼠的树突状细胞数量激增。与未使用药物或仅使用一种药物的小鼠相比, 使用两种药物的胰腺癌小鼠肿瘤组织浸润了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于癌细胞的识别能力也更强。 联合治疗有效减缓了肿瘤的生长。 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又联合了放射疗法,结果发现, 药物与放射疗法联合治疗的小鼠,其生存期长于仅接受放射治疗的小鼠。 研究小组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联合使用的效果。 树突细胞疫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研究中,这是癌症患者值得期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多项关于树突细胞的临床研究。

首个靶向药,奥拉帕尼被批准用于胰腺癌维持治疗

2019年12月30日, FDA正式宣布批准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olaparib)的新适应症,用于携带遗传性BRCA突变的胰腺癌患者,一线含铂化疗后的维持治疗。 临床III期的POLO试验成功结果,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可以说是全场C位,也是本次FDA批准新适应症的依据。 POLO试验的154例入组患者, 均为至少接受过16周的一线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化疗后尚未出现病情进展,并且携带遗传性的BRCA1/2基因突变 ,这和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上的试验颇为相似,但入组患者的难度却大了很多。 这些患者按照3:2的比例,分成了奥拉帕尼维持治疗和安慰剂组,在一线化疗结束后的4~8周开始维持治疗。既然是维持治疗,那么评价疗效的指标,就是反映延缓病情进展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了。 研究结果令人惊喜: 奥拉帕尼组的中位PFS达到7.4个月,对比安慰剂组的3.8个月,奥拉帕利让患者病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下降了47%!

一、术后饮食有四个禁忌

1.胰腺癌患者术后不宜进食油炸、油腻食物,食物最好清蒸水煮为主。                                                                                                                                                                                                                          2.不建议进食难消化以及坚硬的食物,避免影响消化系统或加重病情,最好选择粗粮或者高纤维的食物。                                                                                                                                                                    3.胰腺癌患者术后切记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增加消化负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日常饮食除了要清淡以外其实更应注意细嚼慢咽以及少食多餐。                                                                        4.胰腺癌患者术后可以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包括山药、牛奶等,能够帮助胰腺癌患者恢复精力并促进恢复,同时额也要注重营养全面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做到低盐低脂易消化。 

二、术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胰腺癌术后最好建立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饮食规律等。可以适当做简单的运动,也要多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2.术后避免焦虑紧张而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远离复发,开启长生存之路

除了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和干预,提升免疫,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乐观积极的抗癌心态。 的确,在临床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患者思想开朗,有着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比那些因患癌症而思前想后、精神陷入极度苦闷的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完全被摧垮,即使再好的疗法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希望癌友们能够坚定抗癌的信心,身体力行地积极治疗和预防复发,拥抱生命!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转载需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胰腺癌,生存率,癌细胞,癌王,疗法,防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