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成功坐起来,生日我能自己吹蜡烛了
练习了无数次吹纸巾吹纸条的陈先生(化名),一鼓作气,将蜡烛完全吹灭了。
对很多人来说,生日许愿吹蜡烛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对一个多月前因脑出血失去意识的陈先生来说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这一个多月,陈先生因脑出血走了一趟鬼门关,在当地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减压后转入我院康复医学科重症康复病区。病情严重时连着呼吸机,意识模糊的他,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脱机拔管,在47周岁生日时为自己许愿吹蜡烛。
收治病情严重的患者
一天,陈先生上厕所时突然发觉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同时剧烈呕吐,竟逐渐失去意识。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将他火速送往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发现脑出血,急诊进行了手术。手术过程顺利,陈先生的性命暂时保住了,但术后的他意识模糊,无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且经常出现肺部感染,咳嗽咳痰能力很差,时有发热。由于病情不稳定,他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家人们都担心不已,一筹莫展。后来,陈先生妻子打听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新开的重症康复病区可以收治病情严重的患者,同时能进行康复治疗,加快患者恢复,于是,1月10日,陈先生被送到我院重症康复病区进行治疗。
3天摆脱呼吸机
在康复医学科主任叶祥明的全面指导下,重症康复病区的医生和治疗师为陈先生进行了细致的康复评定,并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针对陈先生的病情,康复治疗团队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结合针灸、综合感觉刺激,促进他的意识苏醒与认知功能改善。为改善陈先生的呼吸功能,控制肺部感染,团队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震动排痰治疗以及手法呼吸训练等锻炼其自主呼吸,并在治疗的第3日就成功摆脱呼吸机。为恢复他的吞咽功能,团队使用冰冻后的特制棉棒刺激他的口周皮肤以及口腔黏膜,并对吞咽功能相关的肌肉进行电刺激。同时积极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治疗、床边下肢被动康复训练等运动疗法,治疗师以专业的手法不厌其烦地为他活动关节、屈伸四肢,预防肢体肌肉萎缩。
经过短短20天的系统康复,陈先生的意识越来越清晰,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吞咽功能逐渐改善,能够稳稳地靠坐起来,甚至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简短的交流。“这在他刚手术完的时候简直不敢想,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太感谢医生们了!”看着儿子一日日明显好起来,陈先生的母亲激动地说道。
顺利转至早期康复病区
1月30日,是陈先生的生日,也是除夕的前一天,重症康复病区的医护团队特意为陈先生精心准备了立着寿星公和寿桃的生日蛋糕。当大家把点着蜡烛的蛋糕捧到他病床前的那一刻,陈先生的眼里满含激动,他轻声地说:“我想自己吹蜡烛,今天是我重生的日子!”语速不快但很坚定,充满希望。蜡烛被陈先生吹灭的那一刻,在场的医护人员都鼓起了掌,真心祝福这位寿星越来越健康。
2月7日大年初七,因恢复较快,病情稳定,陈先生已从重症康复病区转至了早期康复病区,接受更全面的康复治疗,以期尽早恢复经口进食以及四肢的自如活动。目前,陈先生原本一点都不能动的左侧肢体明显好转,手脚都已经可以抬离床面,甚至可以床边扶坐。虽然口齿还略有含糊,但能顺利对答,还能看书写字。病情更为稳定后,陈先生会再转至康复医学科的专科病区继续恢复期的治疗。
病区介绍
我院重症智慧康复病区床位共20张,是浙江省内首个由中国移动引入5G信息技术打造的全方位数字化智能病区,可通过信息数字技术实现患者康复全程智能监护和管理。可为各类重症患者,如尚不能脱离呼吸机或需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患者提供系统的极早期康复治疗,为全闭链式康复治疗的后续阶段奠定较好基础。
远程探视
采用当前最流行的4K超高清技术+最新的全息投影技术,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同时,完美地解决了患者与亲友的沟通交流需求。患者亲友可通过虚拟现实(VR)设备体验沉浸式探视,患者可以见到亲友的全息影像,拥有极佳体验。
智慧机器人
病区配备远程查房宣教、物资配送、消毒、测温消毒一体机等多功能机器人及核心群控技术,实现自主无人整体解决方案。病区还将上线新一代数字化重症康复协同管理平台,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义处理等技术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实现病情预测、危机警示、阶段评价、辅助决策、康复指导等临床需求。
智慧环境
病区特护病房顶面设有巨大LED屏幕,卧床患者也能够观察四季自然风光,感受不同场景氛围,消除恐惧和担心。还可通过人工智能(AI)实现人机对话,帮助气管插管/切开、认知运动分离等患者与他人进行交流。
远程会诊
构建5G+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立专家与基层医生的有效连接,实现有效帮扶指导,支持会诊后直接提交转诊申请,以及影像、病理、心电、检验报告等附件上传。
此外,该病区是重症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完美结合,专业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多位成员具有多年急诊、重症临床工作经验。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数名,康复治疗师5名。可开展心肺、运动、促醒、言语、吞咽、认知等综合康复治疗,同时病区拥有呼吸机、连续肾脏替代(CRRT)、纤维支气管镜、PICCO监测、高流量吸氧等重症支持设备,精湛的技术与先进的设备共同为危重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叶祥明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浙江省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脑损伤、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机制,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智慧康复网络建设及设备研究及人工智能在康复上的应用研究。
康复医学科张利供稿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