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名医榜 | 36 感染二科主任——孙欣荣:用责任诠释使命和担当
感染二科 孙欣荣
在医学这条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上,上下求索,精益求精,用心做好细节,以信赢得尊重。
走 / 进 / 人 / 物
孙欣荣,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感染二科主任,内科第四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协作组成员,呼吸免疫协作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儿科呼吸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呼吸分会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儿科委员会成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小儿呼吸介入学组成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过敏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儿科学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学会儿童保健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儿科学会委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呼吸专业学科带头人;西安市儿科呼吸优势专科学科带头人;西北儿科联盟呼吸学组组长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特约编委。
2018年赴英国奥尔赫儿童医院研修。
擅长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危重症的救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儿童感染性疾病、发热出疹性疾病、儿童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囊性纤维化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局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5项,参加全国多中心研究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5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为第一完成人。
0 1 大疫当前,义不容辞
2020年初,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呼吸病专家,孙欣荣主任承担起陕西省及西安市新冠救治专家组成员的责任,面对未知的挑战,担心是必然的,但医者的使命让她选择迎难而上。当大量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武汉驰援疫情救治工作时,有人问她:“作为专家组成员派往武汉支援的机率很大,你怕不怕?” 大疫当前,她的回答坚定恳切,果断在请战书上拓下坚定的指印。大年初一她临危受命前往渭南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唯一儿科专家,她指导了陕西地区第一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同时作为省专家组成员积极投入到渭南地区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0 2 医患共情,护佑健康
孙主任在陕西地区最早开展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治工作,并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她致力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以及囊性纤维化、免疫缺陷病肺损伤患者的长期管理与治疗,与患者建立伙伴关系,受到患者的信任与好评。2019年,一位叫小美的患儿,6个月前患过严重的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后,孩子出现持续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在历经呼吸道感染治疗多次后病情仍未见明显的缓解,孩子妈妈找到专攻呼吸道慢病的孙主任。经过详细的询问,了解到小美属于严重的过敏体质,孙主任告诉小美妈妈,她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医治孩子,她坚定的眼神让这位历经磨难的妈妈似乎看到了黑夜里的一束光。孙主任结合患儿既往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最终确诊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美的症状得到控制。慢病患者需要长期的随访治疗,这使得孙主任与家长们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在工作之余她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医患共情,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孙主任常说,看到她曾救治过的孩子健健康康地走出医院,能像其他正常的小朋友一样生活,这也许就是当医生的价值和意义。
0 3 居安思危,深惟重虑
医学之路道阻且长,需要医生不断学习,孙主任也一直在这条道路上下求索,精益求精。2018年,她前往英国奥尔赫儿童医院作为访问学者学习,回国后她将肺部物理治疗及一些先进的治疗理念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她不遗余力地培养更多儿科医生。近年来,她指导硕士研究生数十余名,定期组织研究生进行文献阅读,了解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指导进修规培医生,主持参与多次省级及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传播医学知识,带动基层医生的发展服务更多患儿。
作为科主任,她常说告诉科室的人员,要常怀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近年来,随着EV71疫苗的接种,群众卫生意识的增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感染二科作为医院收治手足口病的重点科室,科室将面临危机发展阶段。她借鉴国内外感染科发展的经验,从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的总结,联合检验医生对多重耐药细菌检测、药剂科医生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形成感染MDT诊疗团队,从重点关注经典的传染性疾病,正式设计开启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双管齐下,形成科室一核两翼三目标的发展新格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