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医院员工伪造核酸报告,4人被行拘!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发现了一起医院工作人员伪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事件。
2月3日下午,翟某、邢某、邢某某手持2月4日出具的核酸检测报告到河北保定站乘车,工作人员查看报告后立即将情况通报民警。面对询问,三人始终闪烁其词,后承认知道乘车需要核酸检测报告,但又嫌麻烦,便让在医院工作的家人翟某某伪造核酸检测报告。 目前,翟某某因伪造证明文件,被石家庄铁路公安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翟某、邢某、邢某某因使用伪造的证明文件,分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 01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后果很严重 之前小编就曾经给大家介绍过核酸检测报告造假的事件,并且揭秘了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的黑产业是如何运作的:
卖家会将真实的核酸检测报告进行修改,把原本核酸报告上的个人信息修改成买家的个人信息,或者伪造报告单上的印章签名等,相当于制造了一份完全虚假的检测报告。也就是说,一张“核酸检测报告”,所需的不过是买家的个人信息、核酸检测报告模板、几枚假公章和印有类似“合格”等字样的假图章罢了。
2021年7月28日,上海首例伪造印章制作虚假核酸检测报告的案件作出判决,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两年。经查,被告人许某共制售虚假核酸检测报告6份。 图片来源: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如果使用了假的核酸检测报告的人不幸是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或是患者,而这个人和你乘坐了同一航班,出入同一处公共场合,甚至是和你同桌吃了顿饭……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身为医院员工的翟某某对于核酸检测报告造假的危害性的了解理应更加深入,因此这样“知法犯法”的行为可以说是更为可恶。
02 医疗机构员工参与造假,并非首起! 在此之前还曾经发生过医疗机构骗取核酸检测报告的案件,而这起案件中甚至有医务人员参与其中: 2021年,北京丰台警方发现丰台区一私人诊所自2021年5月起陆续向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未经实际采样的内部员工虚假咽拭子样本30余份进行检测,骗取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危害疫情防控工作。
7月26日,丰台警方依法将嫌疑人郭某文(女,57岁,诊所负责人)、李某丽(女,38岁,诊所护士)、刘某森(男,24岁,诊所员工)、苏某峰(男,35岁,诊所员工)查获。 据了解,涉事的丰台区私人诊所提供虚假样本骗取核酸阴性报告,是为了逃避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员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的相关规定。 然而,我国多起疫情都是由定期核酸检测查出,所以逃避定期核酸检测这样的行为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03 作为报告签发者的检验人,更需警惕 身为检验人,我们既是核酸检测的主力军,也是核酸检测报告的签发人,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检验人员”或“审核人员”上的位置都签着一名检验人的名字,而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小编相信大多检验人都不会为了一己之私或者一时便利去触碰不该碰的高压线,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有领导、熟人为了出行之类的需求而“打招呼”,要求提前出报告或者干脆出假报告等等的情况。 不管真遇到阳性的概率有多低,在向情面和上级压力“投降”前,请一定记得,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上级领导都担不起这个责任,仅仅是被查出导致丢了饭碗都算事小,背上一辈子的人生污点才事大,而如果因此间接造成了疫情的爆发,那就更是难以想象的可怕后果了。
04 相关行为,将涉及以下法律法规 小编在这里也为大家罗列了伪造、变造或使用他人的核酸检测报告的行为,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
提醒大家;做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定要遵法、守法,千万不能凭借工作方便之机,抱有侥幸心理,分不清对错,作出违法犯罪的傻事,这样就毁了自己的前程,后悔莫及。 也敬告我们的亲朋友好友,不要向医务人员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涉及防疫的事情,一定要按规定、按流程来处理,不要总想着走捷径。如果耍一些小聪明,可能会惹来大的麻烦,这又何苦呢?
图文来源:医学检验沙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