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的性生活越来越少了?
不知不觉又到了每年的酒店旺季,这样的现实 又将对多少单身狗造成暴击,可今天要对们讲的是,别伤心也别介意,因为你可能走在了时代前列, 200年后 很可能是这样的 人类的性生活正在消失,著名医学期刊 BMJ 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 ,人们性生活的频率越来越低 。伦敦保健与热带医学院 在1991、2001及2012年 对三万多名16-44岁成年男女的 性生活频率展开调查,结果出人意料 ,2001年23%的女性表示,过去的一个月中没有发生过性行为。 而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29.3% 男性则从26%增加到了29.2% 亚洲也不例外 日体甚至用“无性症候群”来调侃这种状况 ,2015年的统计中 18到34岁的日本青年 有43%没有过性经验 而十年以前 这个比例只占三分之一,我们对性的态度明明更包容开放了 ,互联网的出现也让社交变得更简单为什么还会变成这样?
性生活逐渐消失的原因
替代品正在增加
性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除了繁衍后代之外它带来的激素变化是重要的一环 ,可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 各种娱乐方式 对激素同样有刺激作用 ,例如打败游戏BOSS时 多巴胺井喷带来的愉悦 ,长跑时内啡肽带来缓解疼痛的感觉,沉浸阅读时 血清素升高带来的安定,这些活动不仅可能代替了性生活 也可能占用了性生活时间 。
性生活本身变了味
年轻一代的性生活也因为时代的发展渐渐“变了味”涵化理论认为 ,人们看某类影视作品越频繁 就越容易把影像中的场景当真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 我们对性生活的想象 都来自于这些场景,男女的互动都应该是那样的, 双方身材都应该完美,过程和结果也应该那么默契,在这些影视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们对性生活的认识 逐渐形成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公共标准,要求越高,受挫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很多人在婚后更倾向于自己解决。根据潘绥铭教授 《2000-2015年中国人的“全性”(Sexuality)》里的调查数据 15年间,婚内男性自慰的比例从21.5%增加到42.6% ,女性则从5%增加到12.9% 。
感情的“成本”越来越高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指出了如今社会愈发不稳定的感情关系, 我们渴望与人相系, 却更恐惧被就此绑死 ,情感关系变得难以预测,成了一项高风险举动,让人心力交瘁,而这种焦虑感还会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进一步放大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并不会选择开始一段感情 ,性生活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
性行为减少对人体有影响吗?
虽说性生活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频率过高之后会引来多巴胺骤降带来的抑郁情绪 ,甚至导致生殖系统炎症 ,但规律的性生活可以帮助人放松、入睡、减轻压力,产生亲密感和联系感,进而增进与伴侣的关系,甚至可增强免疫系统机能 以及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让你的生活更健康快乐。虽说其它活动,包括自慰能一定程度上弥补 ,但伴侣间的眼神交流话语的相互慰藉,肌肤相触的细微摩擦声都是无法替代的,这些人类最古老的行为永远能激起最热烈的火花
-THE END-
来源: 39健康网(health39net) 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39健康网,深度有趣的知识健康科普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