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高压监测与管理8问
腹内高压在ICU中的发生率可达30%~40%。
腹内高压可引起器官组织低灌注,甚至发展至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导致出现多器官和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效果。监测和管理腹内压已经成为临床的共识。在日常的监测和管理中,有一些问题常常困扰着临床医务人员。
1、正常腹内压是多少? 一般正常的腹内压为5~7 mmHg。
2、哪些情况会出现腹内压升高? 临床上多种情况可以导致腹内压升高:
3、这么多的原因不好记,ICU中最常见的腹内压增高的原因是哪些? 腹腔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腹腔容积增加和腹壁顺应性减退均可导致腹内压增高,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出血、感染、肿瘤和液体过负荷等。
4、腹内高压如何分级? 目前腹内高压严重程度分为4级:Ⅰ级腹内压12~15mmHg;Ⅱ级腹内压16~20mmHg;Ⅲ级腹内压 21~25 mmHg;Ⅳ级腹内压>25 mmHg。
5、临床如何测量腹内压? 测量腹内压的方法有经膀胱测压、经胃测压、经直肠测压、经下腔静脉测压等,建议采用经膀胱测压反映腹内压。 6、膀胱压测量注入多少0.9%氯化钠溶液?
推荐意见5:测量膀胱内压力时,建议注入≤25 mL的0.9%氯化钠溶液。
7、测膀胱压时对体位有啥要求? 在测量膀胱压时建议患者处于完全仰卧位且不需要双下肢屈曲。
8、床头抬高30°时(相对平卧位)对腹内压的影响? 当床头抬高30°时腹内压将增加1.5~5.2 mmHg,临床应重视床头抬高引起腹内压升高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建议Ⅳ级腹内高压患者尽量避免床头抬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