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骚扰、恶意呼叫120呼叫电话和谎报急救信息。
院前急救关乎性命安危。
2月8日,《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骚扰、恶意呼叫120将纳入信用管理。这意味着院前医疗急救将更加规范,急救效率将得到提升!
【骚扰、恶意呼叫120将纳入信用管理】
《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草案修改稿)》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骚扰、恶意呼叫120呼叫电话和谎报急救信息。违反这一规定,将视情节轻重处以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骚扰、恶意拨打120等行为还纳入了信用管理。
目前骚扰、恶意拨打120的不多,但存在反复拨打120的情况。南京市急救中心提醒,挂断电话后,市民不要再反复拨打120进行催促。草案修改稿中也提及,急救中心应当在收到完整呼叫信息后一分钟内,向急救站(点)的待命救护车发出调度指令。
南京市急救中心调度员祁鹏说:“救护车本着就近就急的原则分配。在收到完整的急救信息以后,会尽快安排救护车,医生也会回拨你的电话。请大家耐心等待,不要重复拨打120。”
【公共场所应当配备AED等急救器械】
《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草案修改稿)》还规定了机场、长途汽车客运站、火车站、养老机构、较大规模学校、旅游景区以及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等场所,应当配备AED等急救器械并定期维护。以南京地铁为例,169个站点安装了AED。已有2例地铁员工使用AED配合心肺复苏成功救人的案列。
目前,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搜寻身边最近的AED,并找到后还要会用、敢用。《条例(草案修改稿)》提出,卫生健康部门、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应当开展急救培训,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根据单位工作性质和特点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急救培训。遇到突发事件时,鼓励个人实施紧急现场救护。《民法典》也有规定,自愿救助受助人而造成人身损害的,不用承担民事责任。
【关口前移 打通院前、院内急救体系】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也非常重要。《条例(草案修改稿)》强调急救中心应当与医疗机构建立工作衔接机制。目前,南京设有全市急救信息共享平台,救护车实时与医院共享患者信息。医生可以提前对病人进行预诊和分诊,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
专家指出,目前实时共享的患者信息,包括基本情况、生命体征等,还比较简单。建议未来发挥远程医疗的优势,让救护车与后方医院实时保持在线联系。
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陈旭峰说:“通过视频、音频的传输,包括在120急救车上实现超声的实时的检测、心电图实时传输,把急救的时间关口前移。比如卒中通道院内溶栓关口前移,在120救护车上进行溶栓。”
【建立规范和标准 加大院前急救投入】
专家表示,《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草案修改稿)》首次在省级层面提出要将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并落实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一级。这样做有助于建立全省院前急救规范和标准,推进院前急救事业发展。
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李灼说:“首先,各个部门要加大对院前急救的投入。这里面也提出了很多考核和资源配置的要求。比如说要求在国土资源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院前急救。从软件方面来说,作为急救站点应该加强对急救人员的培训。”
THE END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