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血管通路,守护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透析患者为何要建立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道理很简单,血液透析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净化后再回输体内,将血液引出体外和回输体内的血液通路即称为血管通路,对透析患者而言,没有血管通路是不可能进行血液透析的,而且人体正常的静脉是不能够承担这个任务的,也就是说达不到足够的血流量,透析也是无法进行的。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至关重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充分透析的重要保证。大概有25%的透析患者住院是因为血管通路问题。血管通路失败是透析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早期计划,大概有75%的初次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这样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一个好的透析中心应该改进血管通路方式以降低不良血管通路引起的并发症,包括尽可能使用动静脉内瘘;尿毒症患者早期建立动静脉内瘘;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检等。
血管通路有哪几种类型?
临床将血管通路根据用途和使用寿命分为两大类:临时性血管通路和半永久性血管通路。
临时性血管通路指的是能够迅速建立、立即使用的血管通路,使用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即一次透析;也可以是几个月,也就是在等待动静脉内瘘成熟期间进行透析治疗。方法为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理想的永久血管通路应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进行透析,并能使用较长时间,而且并发症少。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及长期静脉插管。其中动静脉内瘘寿命较长、并发症少,是永久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动静脉内瘘建立有困难的患者可考虑选择人造血管或长期静脉插管。不论选择哪种血管通路,在建立通路之前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血管的条件,和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选择把损伤降到最低、又能满足透析的适合自己的血管通路。
什么时间建立血管通路合适?
透析之前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定期随诊专科医生,早期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能够降低并发症以及死亡率。一般情况下,应该在预计透析开始前1年考虑建立自身动静脉内瘘,第一次动静脉内瘘至少应该在预计透析前3个月开始建立;合成的人造血管瘘可以在需要前1个月植入;临时性血管通路在使用时插管。
该文章仅用于健康宣教,不构成医学建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