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糖尿病朋友,血糖,侬会测伐?

2022-02-11 13:35

你会测吗?

患者括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监测的一种基本形式,能反映患者实时的血糖水平,评估饮食、运动、情绪及应激等以及疾病、药物等因素对患者血糖的影响,同时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出合理的降糖方案,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

2021年版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中明确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需行血糖监测,来评估自身血糖变化。

而当使用者血糖仪操作不当、采血时局部过度挤压、采血量不足,或试纸保存不当时都将会影响到血糖检测值的准确性。

那么糖友们,你们会自测血糖吗? 

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说的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是指什么时候测的血糖?

空腹血糖

至少8 小时没有进食热量后(可饮水)所测的血糖值。其反映的是患者基础状态下(即非进餐状态)的血糖水平。

餐前血糖

包括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值。反映了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

餐后2小时血糖

自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所测得的血糖值。反映的是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

随机血糖

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值。

二、什么情况下应该监测血糖,

您又适合什么时间测血糖呢? 

监测血糖的几个时间点的适用情况:

餐前血糖

空腹血糖较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

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已得到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者;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等因素对血糖影响者

睡前血糖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血糖

经治疗后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或怀疑有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其他时间点

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均宜检测血糖

三、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原则

在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方案与频率的选择上,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个体化监测方案。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者

可通过血糖监测来了解饮食和运动等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饮食和锻炼调整。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

每周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段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

使用基础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血糖

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和餐前血糖

  • 当怀疑有低血糖时,应随时加测血糖。

四、血糖操作的几个关键点

  • 测试前,洗净、擦干您的双手。(这步很重要哦,否则接触过甜食的手测血糖,会干扰血糖值)

  • 75%医用酒精棉片或棉球消毒采血部位,待干后再采血。

  • 从手指两侧指腹侧面取血。避开疤痕、水肿、感染和末梢循环不良的部位。

  • 切勿过度挤压采血部位来获得血样(否则组织液会混入,稀释血标本,从而造成血糖值的偏差)。

  • 在等待血糖仪报血糖值的过程中不要按压或移动血糖仪和试纸。

  • 测试后及时在血糖登记本上记录血糖测试的日期、时间和结果。

  • 如果对测试结果有怀疑(血糖值过高、过低、或与自身感觉不符),建议重新测试一次。若仍有异常,请及时咨询医护人员。

  • 请按使用说明书储存血糖试纸:

  • 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切记不要将试纸储存于高温、潮湿的环境。

  • 注意试纸有效期,可以在试纸筒上标注开启日期和失效日期,以确保在失效前用完。(不要因为任何原因使用过期的试纸,否则会造成血糖检测值的偏差)。

  • 保证未用的试纸始终储存于原装筒内。

  • 试纸取出后,及时检测,同时请迅速盖紧瓶盖,以防受潮,以防影响准确性。

15501644534043095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7-411.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0):936-948.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护理部副主任,主管护师

邱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试纸,监测,空腹,血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最伟大的成就
    打开APP 达医晓护
  •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打开APP 达医晓护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