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件:基层编外医务人员,转正有望了!
导语
给编、提薪,还招人!
去年10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发布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文件,同年年底国务院再发文,明确将按季度对地方推广三明经验有关工作情况进行调度,逐项跟踪检测每项任务推进进展和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4月中旬,国家将第一次检查各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作业”,地方会如何落实呢? 2月7日,陕西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 该《方案》作为陕西省医改领域的第一份文件,有具体的规划、指标和激励机制,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基层卫生健康方面,又会对医务工作者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
01
消化现有编外人员,提供转正机会 编制方面,《方案》提到, 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依据不同情况,分别开展编制备案制、“编制池”等试点探索。 用足用好编制资源,按照“保基本医疗、保公共卫生、保学科引领”原则, 逐步消化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符合条件的,通过公开招聘等严格规范的程序择优聘用,纳入编制管理。 去年国务院也明确,将按照服务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 盘活农村现有医疗资源,吸引人才进入农村,是稳定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也是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关键的一步。
02
涨工资、自主分配薪酬
严查截留村医经费
薪酬方面,《方案》明确,各地可根据当年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按照不同层级不同性质医院,合理增加绩效工资总量,不计入总量核定基数。 重点加大村医各项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和通报,严肃查处截留、挪用、挤占村医相关经费的违规行为。 此外,公立医院薪酬还将拥有分配自主权, 对关键岗位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岗位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等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可根据不同岗位职责要求,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 在确保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重。 这也意味着,在三明医改的政策保护下,可以保证大家的工资收入稳步提升、及时发放。
03
招人、扩建,三明医改就要这么干 稳固了编制和薪酬,再招贤纳士和扩建医疗机构,对于三明医改经验落地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方案》提出,在各相关单位统筹下,通盘考虑综合与专科、公立与民营等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合理布局省、市、县、乡、村各级医疗资源,落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 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统筹推进,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新建、迁建、改扩建。及时更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老旧落后的基本医疗设备。 同时明确,到2022 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到 2025 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90%,基层就诊率达到 6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医改路径也更为明晰,各地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进一步强化改革系统联动。三明医改经验如何落地融合,值得期待。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陕西卫健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