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面对单独延长的PT,这份报告检验人该如何处理?

2022-02-10 11:14

众所周知,PT反应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APTT反应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PT相较于APTT涉及的凝血因子较少,那么我们来看下这个凝血结果。

作者:向立化

单位:湘雅常德医院检验科

众所周知,PT反应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APTT反应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PT相较于APTT涉及的凝血因子较少,那么我们来看下这个凝血结果。 

35191644448556947

对于这个结果你是否感到困惑?对于这类PT单独延长的凝血结果,我们该如何分析?

  案例经过

患者,男,6岁。主诉:间断鼻出血2年,发现凝血功能异常12天。既往史:体质可,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92次/分,呼吸23次/分,神清,全身皮肤未见瘀点、瘀斑。入院实验室检查:

  • 凝血常规

75351644448557520

  • 生化

3211644448557682

  • 血常规 

57141644448558274

  案例分析

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病史,对引起PT延长的常见原因进行了回顾,下图为一个简要的凝血瀑布图。

85761644448558813

图源:百家争鸣

综上所述,在实验结果可靠的前提下,引起PT延长可能的原因:

1.外源性凝血因子FⅦ缺乏及FⅦ抑制物。

2.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K依赖因子FⅡ、FⅦ、FⅨ、FX减低。比如华法林或鼠药中毒(VK拮抗剂)、摄入不足、胆道疾病、头孢类抗生素。

3.凝血因子Ⅱ、V缺乏症。

4.肝脏疾病(结合患者病史、肝功能基本可以排除)。

 

需进一步完善凝血因子及凝血因子突变检测。

凝血因子全套:FⅦ0.1%,余正常。凝血因子Ⅱ、V突变检测未见异常。全外显基因结果:未检测到可以明确解释患者表型的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变异。

最终诊断: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总结

凝血因子Ⅶ(FⅦ)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部位在肝脏。在组织血管损伤时,组织因子(TF)被释放到血液中,FⅦ与其结合,分子构型发生改变,活性位置暴露,成为活化的FⅦ。

TF与FⅦ和Ca2+结合形成TF-FⅦa-Ca2+复合物。进而激活FX和FⅨ,使内源和外源凝血途径激活,具有重要生理及病理意义,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启动因子之一。

因此,临床出现以PT延长,且为非维生素K依赖型的凝血障碍时,应考虑FⅦ缺乏,积极完善凝血因子活性检查以明确诊断。

48041644448559203

PT延长APTT正常的实验室分析路径图

图源:王兰兰主编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

文章来源:检验医学网,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凝血,凝血因子,PT,延长,结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