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基层卫生成绩出炉,基层医院一把手共论“得失”
记者:富谷 孙丽红 裴燕
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是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在2月9日召开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答记者问时首先强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中国网
傅卫介绍,经过多年持续努力,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但同时在发展上也面临很多困境。《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就吹风会内容采访了多家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者,得到的答复与这一观点高度一致。
基层服务量在持续增加
先来看看吹风会上发布的三组数据:
第一组: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万个(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98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5万个,乡镇卫生院3.58万个,村卫生室60.8万个。
第二组:到2020年底,全国基层卫生人员超过了430万人,其中执业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增加到了153万人,基层的430万人里面还包括100多万乡村医生。
第三组:2020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超过了41亿人次,除了门诊医疗服务以外,基层每年还管理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了3500万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超过了1亿人,以乡村街道为单位预防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这三组数据至少证明以下三点:一是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基层社区的全面覆盖,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二是基层卫生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持续优化这些基层人员无论从学历、职称、专业结构,也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三是基层服务量在持续增加,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在不断加强。
对此,江苏省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原千灯镇乡镇卫生院)院长史克咏介绍,2021年,医院门急诊总量45.3万人次,出院病人数5659人次,完成手术3070台次,三四级手术占比54.5%。全年业务总收入1.34亿元。医院公卫和诊疗服务覆盖千灯镇近22万常住居民和近10万流动人口。
他认为,医院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地方政府重视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在基础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专家团队引进等方面均予以支持。二是医院经过近10年的转型发展,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等外科的专科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川省大邑县王泗镇卫生院院长余华介绍,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难度也相当大,但是大家齐心协力,放弃休假,主动加班,使业务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另外,医院鼓励医务人员不断提升学历和职称,使基层医院的专业知识水平等得到有效提高。
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
傅卫在吹风会上还表示,基层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内涵和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稳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在进一步提高,以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不断探索家庭病床服务、上门巡诊服务以及慢性病长处方的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在持续提升。
余华介绍,在家庭医生签约方面,王泗镇卫生院设置了家庭医生小组,每个组人员合理搭配,并有党员志愿者的加入,定期下乡参与家庭医生工作;院内常态化老年人体检项目,打造健康小屋,温馨的环境使老年人体验感不断提高。
史克咏所在的江苏省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他们与千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联系,成立医联体,组建全科-专科联盟,打通双向转诊路径,协助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慢病管理,打通了就医-康复-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曙光卫生院院长王宏介绍:“我们组成了‘1+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一名二级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一名家庭医生责任医生,根据居民健康需求和签约服务内容选配成员)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优先预约、优先转诊、出诊、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长期处方、中医药治未病等服务。”
从五个方面入手 突破发展困境
傅卫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介绍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不足:“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在我们全局工作中还是短板弱项,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一是立足于平急结合,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病预防职责,持续提升基层的疫情防控能力。
二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力争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普遍达到能力基本标准。深入推进城市医联体、农村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社区医院建设,更好地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医防结合、分级诊疗的新格局。
三是以人才为核心,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人员培训、对口支援这样的综合措施,为基层提供更多人才保障,积极组织发动城市公立医院在职医生和退休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
四是以健康为中心,继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在“十四五”期间,要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壮大医师队伍,完善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更好提升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满意度。不断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的规范化和加大应用,更好促进医防融合。深入推进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五是完善卫生健康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基层卫生发展的合力。大力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设,这项工作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共同推进,使得公共卫生委员会能够在卫生宣教、服务评议、防疫应急等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实施健康中国、积极应对老龄化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受访的多家乡镇卫生院管理者表示:“这五点确实是乡镇卫生院在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吹风会上的内容给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中心卫生院曾凭借2017年在家庭医生签约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的充分肯定,基层处领导曾两次到上埠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调研,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已经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优质服务基层行”的基本标准。该院院长易理军一方面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也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感到忧虑。
他认为,在信息、科技、交通发达的今天,如何让缺少资金、人才匮乏的乡镇卫生院生存下去;如何留住辖区患者,在看好疾病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借力医共体平台,开展“医防融合”,推动卫生院发展建设,使老百姓首诊在乡镇,慢病不出镇。“是当前乡镇卫生院在发展上的困境。”
史克咏结合医院实际,在专科能力、人才队伍、信息化水平、内部管理和服务承载五方面做出发展规划:“我们要以二级甲等医院为新平台,坚持“大专科、强综合”发展理念,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引入外部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介绍,在专科能力方面,要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力争三年内创县(市)级以上重点专科1-2个,达到县(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水平1-2个。在人才培育方面,要努力打造一支梯队相对合理、素质较高、稳定的人才队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推进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在内部管理方面,从绩效薪酬管理、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新机制,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在服务承载方面,要按照三级医院建设标准,合理规划医院未来建设方向,促进医院提升服务能级,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临河区曙光卫生院正在探索建设智慧门诊、智慧家医健康服务,医疗和公卫随访数据即时上传,家庭医生团队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整合,利用居民健康档案,为不同人群提供有全方位、个性化、防治结合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易理军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要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了‘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我院的基本标准通过验收,但按推荐标准的要求,手术室和供应室还没能达标。”接下来,“不管是借钱也好,欠账也好,都把推荐标准做起来。”他表示,机遇又与挑战并存,要发展就得面对压力,同时又不能放过任何发展机遇。
2月11日下午3点,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学术部、医联体促进分会支持,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和健康界特别支持的第87期“县域健康大咖播”将举行“县域谋新,急诊图强—县域急诊急诊大平台建设河南专场”主题直播,敬请收看。
本期直播嘉宾有:
汪言安-健康界副总裁、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总编辑
李子龙-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胡现增-河南省汝州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党委书记
祝亮-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党委书记、院长
张中汉-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院长
王黎卫-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沃洲分院院长
李中原-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李金海-河南省泌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廉会存-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曹金婷-河南省泌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梁华杰-河南省新安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
魏殷厚-河南省汝州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
赵春生-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