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费用(SG&A)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为组织和管理整个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SG&A)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为组织和管理整个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医疗器械作为高投入行业,成本费用构成备受关注。众成医械研究院基于国内首个医疗器械产业大数据平台,对A股医疗器械企业2016-2020年期间费用,尤其是销售费用进行盘点分析。
医疗器械企业期间费用行业概况
01
近五年企业平均期间费用CAGR达12.02%
2016-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期间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过去5年,企业平均期间费用分别为2.75亿元、3.24亿元、3.35亿元、3.88亿元、4.85亿元,CAGR(年复合增长率)达12.02%。以2020年为例,在上市械企中,期间费用前10的公司占行业总期间费用的43.20%。
02
行业销售费用占期间费用比例超三分之二
行业销售费用驱动期间费用逐年上升。过去5年,医疗器械行业期间费用的结构组成变化明显。其中,财务费用稳定在较低水平;管理费用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46.14%下降至2020年的27.46%,展现出行业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相比之下,销售费用占比从2016年的52.99%升至2020年的67.17%,且近3年占比稳定在70%左右。
行业经销商销售模式决定销售成本。放眼欧美等医疗器械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经销商销售占比通常不超过35%,而我国医疗器械公司几乎都是通过经销商销售,销售渠道单一导致销售费用高企。而医疗器械行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以及近年来医疗器械“两票制”政策的探索推行,加大了企业对第三方医药咨询公司学术推广的需求,导致营销费用上升。
03
工资薪酬、广告费用和售后服务费用增长显著
销售工资薪酬维持在高占比水平,2020年更是达到40.45%;广告宣传推广费和销售及售后服务费占比逐年提升,成为销售费用的增长驱动;差旅费、仓储运输费和办公费持续下降,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活动逐渐增加等因素有关。
医疗器械企业期间费用细分情况
根据A股医疗器械上市企业主营业务,分为7个一级细分行业,30个二级细分行业。
01
家用医疗设备和低值耗材企业平均期间费用超6亿元
从2020年数据来看,7个细分领域中,低值耗材和家用医疗设备企业平均期间费用较高;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和医用医疗设备期间费用处于中间水平;血液净化类和其他器械期间费用相对较低。从销售费用来看,家用医疗设备领域企业均值超过4亿元,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和体外诊断领域企业均值超过3亿元。
02
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企业销售费用率两极分化明显
高值耗材引领器械行业销售费用率增长。2016-2019年,高值耗材、血液净化、低值耗材和家用医疗设备企业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上升较为明显,其中高值耗材销售费用率在27%左右;体外诊断和医用医疗设备企业销售费用率变动不大,稳定在18%左右。
疫情期间低值耗材销售费用率下降最明显。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医疗器械相关产品需求大幅上升,主营业务为口罩、医用手套、核酸检测等企业的营收迅猛增加。销售费用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低值耗材、体外诊断、医用医疗设备企业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在2020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疫情期间广告宣传、学术推广等活动受限有关。其中,低值耗材企业更多是由于销售费用增速不及营收增速所致。
03
各大细分领域企业销售费用结构组成截然不同
总体来看,销售人员工资薪酬和广告宣传推广费均是占比最大的销售费用细分项目。从工资薪酬来看,医用医疗设备和体外诊断企业分别达到70%和50%,高值耗材企业最低;从广告宣传推广费来看,血液净化企业最高,医用医疗设备企业最低。其余费用则因各细分领域的特点,占比情况各异,如高值耗材企业由于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与高操作风险特性,销售及售后服务费用占比较高;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由于涉及拆零、周转量大,体外诊断试剂涉及冷库保温、冷链物流,仓储运输费相对高。此外,由于对检验分析仪器的配套使用需要,体外诊断领域折旧摊销费用占比较高。
典型企业
01
华熙生物广告宣传推广费超6亿元
广告宣传推广费(包含电商平台费)前10的公司数值均超过2亿元,其中华熙生物超过6亿元。安必平、安科生物和华熙生物广告宣传推广费占营收比例超过23%。
排名前10的公司中,其广告宣传推广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普遍较高,该比例超过50%的企业达到5家,而行业平均水平为19.5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只有迈瑞医疗一家,为6.75%。
线上宣传推广逐渐成为常态。从广告宣传推广费前十的企业来看,受新冠疫情影响,华熙生物、稳健医疗等企业快速布局或深化线上渠道。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小程序、抖音直播等新电商渠道以及线上网络宣讲会、研讨会等会议是目前主流的线上推广渠道。
02
迈瑞医疗研发支出占A股械企超七分之一
2020年94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超过2亿元的有16家,占比17%;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的有37家,占比39%。
迈瑞医疗是医疗器械行业内研发支出最高的公司,2020年研发费用为18.69亿元,远超第二名乐普医疗的7.36亿元,且研发支出占所有A股上市医疗器械企业的14.5%。2020年迈瑞医疗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7.54%,占其收入比例达9.97%。公司目前九大研发中心分布在中美两国,共有3070名研发工程师。公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截至2020年底,共计申请专利6412件,其中发明专利4552件;共计授权专利31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61件。
在人均研发费用上,迈瑞医疗在拥有11,833名员工数的情况下达到了人均15.09万元,人均研发费用高于迈瑞医疗的公司有天智航-U、赛诺医疗、之江生物、奕瑞科技和华大基因,且前四家企业员工数均少于550人。
前三家企业新产品注册量占比超七成。从2020年新产品注册情况来看,众成医械研究院基于大数据平台和股权穿透工具,将上市械企及其股权关联企业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进行了汇总。统计分析发现,研发费用前10企业在2020年共注册了494个产品,其中前三家企业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华大基因共注册352个产品,占比高达71.26%。在Ⅲ类医疗器械产品中,前三家企业的注册量占比也达到58.62%。
8家企业广告费用超过研发费用。从2020年数据看,医疗器械行业多数企业研发费用高于广告宣传推广费用,仅有东方生物、健帆生物、九强生物、凯普生物、凯利泰、安科生物、华熙生物、安必平8家企业的广告宣传推广费用高于研发费用,体现行业企业普遍更重视技术升级与产品研发。
03
达安基因人均年工资薪酬突破60万元
医疗器械是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行业,工资薪酬成为企业重要的成本。2020年上市医疗器械企业平均人均工资薪酬为19.28万元,同比增长14.69%。表现明显优于国内A股公司平均人均薪酬(15.46万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工资薪酬支出排名前八和人均工资薪酬前六的企业均属体外诊断领域。人均工资薪酬前7的企业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1倍,达安基因更是达到60.69万元,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福利待遇的重视。
总结
期间费用虽然与产品生产本身并不直接相关,但能够为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和管理过程提供正常的条件。目前在行业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也成为监管部门问询的一个重点。
在医疗器械各个细分领域企业呈现的销售费用结构组成,也呈现很大的差异。从销售费用支出倾向来看,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广告宣传和推广成为刺激产品销售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普遍存在重广告轻研发的现象,但整体而言,医疗器械领域重广告更重研发,在A股上市械企中,2020年研发费用超过广告宣传推广费用的企业占比达91.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