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绞痛”11年,竟是人群中的“十万分之一”
本该是婴幼儿常常出现的“肠绞痛”为何会出现在一个59岁的成年人身上,而且一痛就是11年?
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十万分之一,竟是罕见疾病
“痛,痛起来要我命了!”近日,陈先生打听到我院胃肠胰外科邵钦树主任医师对疑难病例很有经验,赶到诊间大吐苦水。“11年了,痛的时候像肠子绞在了一起,这3、4年不仅发作越来越频繁,还痛到恶心呕吐。”为此,多年来,陈先生成了医院的常客,多家医院,各种检查,多被诊断为胃炎,但多年治疗不见好转。
邵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还特别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副主任方松华主任医师仔细进行了腹部CT及造影结果判读,两人一研究,惊讶地发现——陈先生的怪病是由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引起十二指肠近端梗阻,这种病多数在婴幼儿身上出现,成年病例罕见,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术前误诊率较高。
90分钟,术后犹如“换新生”
考虑到陈先生已有症状十多年,近年来痛苦愈慎,邵主任马上组织了学科讨论,全国知名胃肠胰外科专家、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胃肠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牟一平教授,胃肠胰外科金善恩主任医师和姚海波博士均参与讨论制定了陈先生的手术预案。
邵钦树教授亲自主刀,姚海波博士作为助手为陈先生手术。经过腹腔镜下1个半小时的十二指肠复位成形手术,第二天,陈先生高兴地表示,腹痛消失了,下床活动自如,饮食正常。曾经一度失去生活信心、生无所恋的陈先生变得生龙活虎。只要是医生护士来病房,他都要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感谢浙江省人民医院、感谢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感谢邵钦树主任及其团队。
邵钦树术后查房,陈先生状态良好
多见于婴幼儿,当心误诊
邵钦树主任表示,肠旋转不良是指胚胎时期肠旋转未达到正常的角度,多见于婴幼儿,60%-85%的病例于出生第1个月因出现症状就诊发现,其中90%的病例出生24小时内即出现症状。但成人十二指肠肠旋转不良比较少见,以往报道发生率在百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
邵主任表示,这种成人病症临床诊断困难,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以慢性间歇性腹痛、顽固性呕吐、呕血及便秘多见。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营养不良或发育障碍,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以急性肠梗阻症状就诊,伴或不伴腹部病史。
如果存在十二指肠旋转不良,且出现反复腹痛或发生肠梗阻,治疗上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手术治疗,比如这位陈先生,可能会继续出现反复的腹痛及肠梗阻症状,甚至会进一步出现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安全。
胃肠胰外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长期致力于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和临床疗效的探索与实践,旨在用最小的创伤、最好的诊治方案为胃肠胰腺病患服务。近年来,科室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微创化、个体化、综合化治疗方面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形成了以微创化手术为主,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诊治方法综合运用的胃肠道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显著特色。主要收治胃肠道肿瘤、胰腺肿瘤、腹壁疝和软组织肿瘤、肠瘘、肠梗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短肠综合征及重症胰腺炎等患者。
专家介绍
邵钦树
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名誉主任,主任医师。对胃肠道的良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各类消化道大出血、胰腺外科疾病、肠瘘、肠梗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短肠综合征及重症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手术技术娴熟。
胃肠胰外科姚海波供稿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