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咸鱼「致癌」实锤了?这次真的不能翻身了

2022-02-08 09:15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中国癌症这么多,和饮食有关,就是吃多了垃圾食品……” “可不嘛,我就不敢吃方便面,那里面防腐剂多,听说吃一次要花1个月解毒”

“前几天看文章说咸鱼也不能吃,那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喜欢晒咸鱼吃啊,过年咋不能吃咸鱼呢?”

“咸鱼是不能吃啊,还有隔夜茶!还是注意点。”

这些说法,你都熟悉吗?如今,各种“科普”短视频满天飞,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它们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

太多的科普号宣扬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科学不科学不说,各种说法甚至自相矛盾,很多人都被绕晕了,比起对各种传闻中的致癌物敬而远之,索性眼不见心不烦,什么都不相信了,该吃吃,该喝喝。

年关又近了,估计又有不少人已经备好了今年年夜饭的“硬货”——咸鱼同志,且慢,听我先给大家说说,再决定是红烧还是放弃吧。

开头铺垫了这么多,那到底哪些食物是明确会致癌的呢,依据又是什么?

TA 到底是不是致癌物啊?!

食物致不致癌,这件事还得听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他们将致癌因子的致癌程度分为3类4组,并在2020年11月对致癌物名单进行了更新。

1类致癌物: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性的物质,同时在动物实验中,也具有明确的致癌物特征和致癌证据。

2A类致物质:很有可能对人类有致癌性的物质,在动物实验中有足够的致癌证据,但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不足,只有理论上的致癌性。

2B类物质:可能对人类有致癌性的物质,在动物实验中致癌性的证据足够,对人类的致癌作用证据有限,但具备致癌物关键特征。

3类物质:目前无法确定是否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在动物实验和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都不足,或者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致癌性证据,但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不足。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A类及以上的致癌物。

“黑名单”上的TA 们

2020年,根据IARC更新的致癌物名单,1类致癌物有121种,2A类致癌物有89种,与我国日常饮食息息相关的有亚硝胺、苯并芘、酒精、咸鱼、黄曲霉素、马兜铃酸、幽门螺杆菌以及槟榔等。

1.中式咸鱼(腌制品)

中式咸鱼属于属于1类致癌物,致癌证据明确,含有的致癌物是亚硝基化合物。在腌制中式咸鱼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高浓度盐,然后进行脱水。在脱水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硝基二甲胺等具有致癌性的亚硝基化合物,增加鼻咽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

2.霉变食物

花生、大米、小麦等霉变食物中,含有剧毒物质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1类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致癌性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0倍。黄曲霉素是黄曲霉等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没有晒干就封闭储存或者储存不当,会引起发霉、变质,黄曲霉素被人体摄入后,对肝脏的损害极大,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3.烫食

温度在65℃以上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人体的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都很柔软、脆弱,耐受的温度有限,当摄入温度超过65℃的食物时,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长期反复出现烫伤,就会引起慢性炎症,增加食管癌、口腔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

4.酒

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的一个统计显示,酒精导致了3.5%的癌症发生。与酒精相关的癌症有很多,包括;口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肠癌、乳腺癌等。

5.烧烤

烧烤类食物容易产生1类致癌物苯并芘,苯并芘进入人体之后,会对胃、肺、肝、膀胱和消化道等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容易引发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癌症。

6.油炸和烘焙食品

咖啡、薯条、炸鸡、饼干、面包等油炸和烘焙食品中,可能含有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具有致畸、致突变的健康风险,进入人体之后可以与血红蛋白、器官蛋白中的巯基紧密结合,产生毒性作用。

7.槟榔

槟榔属于1类致癌物,一是含有具有致癌性的槟榔碱;二是槟榔纤维粗糙,长期与娇嫩的口腔黏膜摩擦,会造成慢性损伤;三是槟榔在加工的时候会使用石灰,石灰对口腔的刺激性很强。所以,经常嚼槟榔,无异于慢性自杀。多项研究证实,槟榔与口腔癌密切相关。据估算,2017年湖南省由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接近25000例,约占全国口腔癌患者的1/3。

看到这里,吃货们是不是觉得身边到处都是致癌物?

其实,不谈剂量的致癌物都是在耍流氓,凡事都讲究一个度,我们可以享受美食,但一定要控制量,尤其对于是一些含有致癌物的食物,可以少吃,但不能长期大量地吃,只要不超过安全剂量,问题都不大。

但是,对于含有黄曲霉素的发霉食物,或者酒精、槟榔等,它们对我们可谓是百害无一利,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杜绝它们的出现。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咸鱼,致癌,槟榔,证据,食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