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隔离病房住院期间,需提供低碘营养餐,病房有专用的卫生间...
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根据患者的术后TNM分期和危险度分层,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口服碘-131进行清甲、清灶或者辅助治疗。有关碘-131的辐射,成为使很多患者感到焦虑的问题。
下面,我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 120-2020)于2021年5月1日实施,以及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2021年4月出版的《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21版)》来进行简要的理解说明。
(一)核素病房住院
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的服用碘-131剂量一般都会高于400MBq,近距离辐射剂量较高,且在服碘之后的48~72小时之内的患者身体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碘-131,按照国家放射防护要求,患者须入住符合防护要求的隔离病房。
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服用碘-131患者对周围人群的辐射以及排泄物的放射性污染,还便于医生对患者服碘后可能的身体不适治疗和心理焦虑的疏导。
(二)住院期间健康宣教
患者在隔离病房住院期间,需提供低碘营养餐,病房有专用的卫生间。
患者应按照病房医护人员的指导饮水、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水果和蔬菜,便于保持胃肠道的良好通畅,并按照指导将个人生活垃圾、分泌物、排泄物排放要求。
(三)出院前个体化指导
患者住院2~10天需进行碘-131全身扫描和/或局部断层显像,显像前尽可能洗澡后更换洁净的衣服。
出院时病房医务人员使用专用仪器对患者进行剂量当量率测量,并根据患者显像时影像和测量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个体化指导。
(四)出院后健康宣教
根据标准和指南的要求,患者体内的碘-131放射性活度降至400MBq,或者离患者1米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时,已经符合出院或解除限制的要求。
患者出院后基本不受限制,但是,从辐射最优化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性指导意见。
我们建议:出院后3周内,患者应尽量避免近距离长时间接触孕妇和儿童、独床就寝,避免在人员密集场所逗留时间过长,与家人接触最好能够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出院后要继续限制社会活动,在满足自我相对限制的基础上可以自由活动的,比如在人流量较小的室外环境中锻炼身体,错过人流高峰时段外出购物,或者在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都是可以的。
(五)出院后日常生活
碘-131治疗后患者2周内需低碘饮食,保持均衡、适量摄入营养物质,合理进食谷类食物、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多种多样的食物,保障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蛋白质等化合物的摄入。
坚持锻炼,根据自身需求逐步采用有氧训练,不仅可以加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疲劳感以及生活质量。
来源:核医学专业网
作 者:许晓霞、王大勇
单 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2021年40期 总第二百一十九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