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急诊颅脑CT不能漏的8种疾病

2022-02-07 15:56

急诊颅脑CT鉴别诊断

文章来源于熊猫放射  

急诊颅脑CT鉴别诊断

1

颅骨骨折

99771643930053439  

额骨骨折:左侧额窦内外侧壁骨折

13921643930053579

左侧颞骨骨折

根据颅骨骨折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线形颅骨骨折,一种是凹陷性颅骨骨折。线形颅骨骨折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凹陷性颅骨骨折如果骨折位置影响到了功能区,或者骨折的范围较大,或者骨折明显影响了患者的容貌,都会考虑进行手术处理。颅骨骨折还可以根据骨折开放程度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之后,骨折碎片达到了硬膜下,使脑组织和外界空气有了接触,这样就会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这个时候需要对颅内感染进行抗生素的预防应用。如果是闭合性的颅骨骨折,则不需要考虑感染的风险。

影像学表现:根据形态不同可有凹陷形/线形/粉碎和洞形等,外伤后颅内积气可提示颅骨骨折。

2

   

硬膜外血肿

80151643930053808

硬膜外血肿、颅内积气(提示骨折)

2241643930054003

硬膜外血肿(凸透镜样;可有或无颅骨骨折)

3

   

硬膜下血肿

61321643930054573

右侧硬膜下血肿(急性-高密度,慢性-低密度);右侧大脑水肿,中线结构移位。

7711643930054782

(小脑幕下)硬膜下血肿

1091643930055027

(大脑镰左侧)硬膜下血肿:可见轻度占位效应。

66521643930055220

左侧硬膜下血肿:呈等密度,有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

78761643930055380

双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左侧可见急性出血,双侧占位效应平衡,中线结构无移位。

61351643930055535

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56441643930055727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沟、脑池内可见高密度影。

19241643930056049

额叶及颞叶脑挫伤:脑出血并周围水肿,可随时间扩大,导致占位效应及脑疝。由于受周围骨质影响,脑基底部挫伤容易遗漏。

11241643930056255

头部枪伤:可见子弹轨迹,穿越大脑中线,其毁灭性后果导致:侧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侧脑室颞角扩大),小脑幕疝(脑干周围基底池消失或不对称)。

28221643930056390

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非交通性脑积水。

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动脉瘤破裂导致的SAH常不累及大脑凸面,而位于基底池附近。脑动脉瘤常位于鞍上池的Willis环血管。

A:四脑室积血;B:中脑导水管、环池、右侧侧脑室颞角积血,前交通动脉处(动脉瘤好发位置)出血密度较高;C:三脑室积血;D-F:侧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代替了脑脊液)。

5

高血压性脑出血

69521643930056557

高血压性脑出血:自发性出血;继发于长期高血压及慢性血管病;常见于基底节区、丘脑、脑桥、小脑。

A:占位效应,相邻脑沟、脑池消失;F:脑出血破入四脑室。

79281643930056751

钩回疝:是当代偿机制不能适应占位性病变时的结果。

基底节区大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周围水肿,脑干周围空间消失;脑干出血、脑积水。

6

脑梗死

47191643930056999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脑水肿,灰白质分界模糊,脑沟消失;中期:病变区域密度减低;晚期:脑实质体积缩小。A:陈旧性脑梗死,右枕叶体积缩小;B:左枕叶急性脑梗死,灰白质分界模糊,脑沟消失;

另一患者:C、D:亚急性期脑梗死,低密度,无明显占位效应。

75391643930057183

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亚急性期):低密度,轻度水肿。

缺血性脑卒中发作2-4天时,占位效应最明显。

7

脑积水

39591643930057410

脑积水,并脑室分流。

8

占位性病变

90941643930057595

急诊患者的症状大多由于病变的占位效应所引起。能引起脑水肿及占位效应的病变有:原发肿瘤或转移瘤,血管畸形,炎性病变(弓形虫、脑脓肿)。

本例:肿瘤密度较高,邻近大脑镰,周围可见大片低密度水肿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骨折,血肿,出血,颅骨,占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