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注射液结晶了,还能用吗?
冬天太冷,救护车上呋塞米结晶了,还能用吗?
问题
@37°
请问一下,呋塞米在救护车上的出诊箱里备用,由于天气冷结晶了,网上查了一下两种建议,请问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结晶后可以使用吗?
两种回答:
1、结晶后绝对不能用 呋塞米注射液就是无色的液体。如果出现结晶,绝对不可以使用,其可能是过期或质量不合格。
2、结晶不影响使用 呋塞米针凉结晶不影响使用。这是药物的正常现象,和甘露醇是一类的药物。建议在使用的时候用热水进行化开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用量大,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呋塞米结晶,一说不能用,变质了。一说呋塞米结晶就像甘露醇结晶,化开了还能用。大家怎么看?
点评
在临床上,呋塞米作为一种临床常见药和抢救药,相信医护人员在冬季有很多可遇到呋塞米结晶的情况。
呋塞米结晶,你还用吗?
之前也遇到呋塞米结晶,是在冬季,在看到玻璃安瓿里肉眼清晰可见的针状析出。遇到这种情况,临床较为常见的用法是,把针剂圈在手心里,利用手心里的温暖,把结晶融化,注射液回复原来的无色、透明,不影响使用。冬季出现结晶的呋塞米注射液,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针剂里的结晶还会悄悄的消失。
遇到呋塞米结晶,放手心里把结晶融化,这是临床最常见也最方便的解决方法。
还有同行分享的实用方法:
@费费:对着救护车空调吹风口,一会儿就可以了。但是别时间太长,要不容易药品变质。
如何融化呋塞米结晶这个问题,看来还要慎重对待。
因为不同的地区,环境温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地区外界温度较高,冬季就不会出现呋塞米结晶的情况。有的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达到0°左右,就会出现呋塞米结晶的情况,但温度稍有提升,如在手心里或是空调出风口稍作加温,结晶就融化了。但有的地区,把呋塞米加温很久,结晶也不一定就能融化。
呋塞米结晶的临床应对,还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灵活把握和因地制宜。
关于呋塞米结晶,有没有权威的金标准呢?
呋塞米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低硼硅玻璃安瓿装,10支/盒,每支2ml。查看呋塞米使用说明书,呋塞米注射液的注意事项洋洋洒洒超过600字,28条之多。
注意事项
1运动员慎用。
2交叉过敏。对磺胺药和噻嗪类利尿药过敏者, 对本药可能亦过敏。
3对诊断的干扰:可致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尤其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过度脱水可使血尿酸和尿素氮水平暂时性升高。血 Na + 、Cl-、K + 、Ca2 + 和 Mg2 + 浓度下降。
4下列情况慎用
无尿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者, 后者因需加大剂量,故用药间隔时间应延长,以免出现耳毒性等副作用;
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
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因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
急性心肌梗死,过度利尿可促发休克;
胰腺炎或有此病史者;
有低钾血症倾向者,尤其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或有室性心律失常者;
红斑狼疮,本药可加重病情或诱发活动;
前列腺肥大。
5随访检查
血电解质,尤其是合用洋地黄类药物或皮质激素类药物、肝肾功能损害者;
血压,尤其是用于降压,大剂量应用或用于老年人;
肾功能;
肝功能;
血糖;
血尿酸;
酸碱平衡情况;
听力。
6药物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然后根据利尿反应调整剂量,以减少水、电减少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7肠道外用药宜静脉给药、不主张肌内注射。常规剂量静脉注射时间应超过 1~2 分钟,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每分钟不超过 4 mg。静脉用药剂量的 1/2 时即可达到同样疗效。
8本药为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9存在低钾血症或低钾血症倾向时,应注意补充钾盐。
10与降压药合用时,后者剂量应酌情调整。
11少尿或无尿患者应用最大剂量后 24 小时仍无效时应停药。
呋塞米说明书上没有相关回答。
通篇可看出,注意事项里并未由只言片语提到呋塞米结晶的事。
呋塞米的临床制剂有三种,口服为呋塞米片,白色片;呋塞米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注射用呋塞米,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我们所说的就是中间的那种——呋塞米注射液。
呋塞米结晶,还能用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把它放到了丁香园护理论坛,进行专业讨论。
结果是收到六个答复,一个不知道,五个不建议结晶后使用。
临床医护人员在看到呋塞米有少许针状的细结晶,颜色无改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手心里,用36°左右的体温,使之融化后使用。但对于那种结晶很多的呋塞米注射液,并不是你想融化就那么好融化的。正如有的网友所说,虽然说呋塞米加热后结晶消失后可用,可是靠的是肉眼判断不准确。
结论:为了患者用药安全,遇到结晶的呋塞米注射液,还是果断弃用,更换未出现结晶的呋塞米注射液为患者进行注射。
你觉得呢?你们又是怎么做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