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症照护中对被照护者的清醒度的维持和改善,是认知症的基础照护。
[摘要]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是几乎所有驾车者和一般公众所知道的社会常识。喝酒会降低驾车者的清醒度(程度),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影响判断和行为能力,使驾车行为失常,极容易出交通事故。清醒度对人的认识--行为过程极其重要,同样对有认知障碍者的周边症状的影响更为重要。所以,在认知症照护中对被照护者的清醒度的维持和改善,是认知症的基础照护。
1,清醒的生理机制
1-1 清醒与感觉
人体大脑的丘脑是人体获得各种感觉传导通路中的重要中继站,人体各种感觉(除嗅觉外)沿着特定的传导通路到达丘脑后,根据丘脑向大脑皮质投射特征不同,感觉投射分为三类系统。
A.特异性投射系统(感觉投射)
每一种感觉投射具有专业性,即专项性定向性感觉投射,与皮质间点对点投射,其功能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B.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经过多次换元到达丘脑脊板内核群,最后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由于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多次换元并有聚合性质,成为不同感觉的共同上行途径,虽然非特异性投射不产生特定感觉,但可维持或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机体保持觉清醒状态,同时感觉的特异性投射更清晰。
C.相互投射
来自特异感觉传导的传入纤维的侧支投射,成为非特异投射系统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信息。起到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上行的唤醒作用,能使特异性投射系统更有效。
图-1 非特异性投射(清醒)特异性投射(感觉)的关系
特异性投射和非特异性投射以及相互投射,如同放电影的投影光和白色荧幕的相互关系。在白色荧幕背景(非特异性投射:清醒)的寸托下,要比灰色背景下投射显示的影像(特异性投射:感觉) 会更清晰,如(图-1)右图比左图”感觉”信息更为清楚。
1-2 清醒与注意力
人的认知绝大部分是基于意识的认识、理解、判断情境的综合神经性活动。而人的意识是以清醒程度和注意力(倾向)为基础的,意识的方向大致与注意力相同。因此人的清醒程度决定了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以及可持续性。注意力的集中体现了人心理活动力(兴趣/关心等),双向箭头表示注意力集中的大小。表示注意力分配的双指,张合大小表示了注意力分配能力,持续张开的能力表示注意力的持续性(图-2)。
图-2 意识-清醒度-注意力关系
杨金宇@三国智库
第一稿 2021年9月23日 第二稿2022年2月4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