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我在岗|“胶囊”起搏器护“心”年平安
2022-02-10 13:44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76岁的郑阿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小年夜因突发脑梗死入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期间动态心电图提示出现II度窦房传导阻滞、心脏停博900次,最长达5.89秒左右,并且伴有明显头晕及胸闷不适的症状,家属焦急万分。
心血管内科王晓彦主任带领团队经过缜密诊疗方案分析,考虑患者高龄、口齿不清、脑梗死急性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等因素,常规起搏器容易引起起搏器囊袋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与患者和家属详细沟通后,决定采取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治疗方案。
在江苏省起搏电生理候任主任委员鼓楼医院徐伟教授地指导下,王主任带领陈翀昊、李拜红两位主任医师,通过穿刺右侧股静脉,经23F导管传输系统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到患者右心室中位间隔,整个手术仅仅用时40分钟,各项参数均理想,大家用精湛的技术为农历新年开了一个漂亮的新局。
王晓彦主任说道:“无导线起搏器的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相对传统手术方式更加良好。微创手术方式也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出血、慢性炎性浸润、手术创口伤疤和后期的电极导线断裂等并发症问题。
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像“隐形保镖”一样默默守护心脏,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整体感受。我院完成首例无导线胶囊心脏起搏器植入,标志着医院起搏技术向国内先进水平又迈进了一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起搏器,导线,植入,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