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助力医院绩效水平的提升。”
“提升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助力医院绩效水平的提升。”
在近期召开的“新时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国红,从医务人员评价视角出发,为与会者带来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研究。
李国红表示:“医务人员是医改政策施行的主力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了解医务人员对政策的理解、认同与评价,有利于医改措施的进一步完善;而医务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心理健康,亦是医疗质量的保障和推动医改走向成功的关键。”
新视角:从医务人员的角度观察医院的绩效发展
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五个“新”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指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向。即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事实上,新型改革的逻辑此前已经初露端倪,无论是2019年初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意见》,还是2019年底的《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都已经开始强调医护人员参与改革的重要性,并将他们的满意度情况与医院整体发展的绩效紧密相连。
在李国红看来,影响医院的绩效因素很多,但从动态层次的影响而言,主要由两大因素:一是医疗服务流程,其将影响患者护理或潜在的治疗效果;二是专业人员的个人背景和经验,他们是否认同政策也将严重影响医院绩效发展的结果。
“通过了解医务人员视角下‘医改’政策的实施情况、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及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医改政策的落地和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李国红如是解释此次学术调研的初衷与由来,“例如针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我们会详细考虑政策推进的主要内容,政策执行遭遇什么阻碍,原因又是什么等等。为此我们制定了政策执行主体视角下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的执行路径。”
李国红进一步强调说,如果医务人员不了解政策目的和政策内容,可能就会形成认知缺陷;如果他们对政策若未产生积极主观评价和行为意向,可能会形成认同障碍;此外,在执行方式上,如果采取不科学或者无效的行政手段或管理方式,无法获得医务人员的认可,政策执行效果无疑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本次学术调研将从个体行为改变、政策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体对政策的评价三个方面充分考虑政策执行效果。
新发现:医务人员对于满意度的认同最低
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结合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结果,李国红带队进行了周密的研究设计和大范围调研,针对国内东、中、西部地区参与国家绩效考核的公立三级医院,从绩效“优秀”、“良好”、“一般”三个角度进行了抽样调查。
李国红表示,此次调查样本量较大,不论是从参与医院的医务人员比例,还是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从事临床医疗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占此次调查人群数的75%以上;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绩效“国考”政策的认知认同和效果评价、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绩效国考政策的关注度处于较高水平,他们对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五个维度的关注度均高达90%以上。
在认同度上,医务人员对各维度的认同比例均达80%以上,但对于满意度的认同(特别是自身满意度的认同)最低。“医院所在地区、医务人员有无行政职务、医务人员最高学历、医院绩效等级、专业类别、年龄性别,是影响医务人员总体认同度的因素。”李国红透露。
在效果评价上,通过分析不同专业和不同科室的人员观点,发现二者在“绩效考核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的观点上,均有较大的不一致性。例如,在不同专业类别人员中,药剂人员对于该观点赞成比例最高,医技赞成比例最低;在不同科室人员中,行政管理人员赞成最多,儿科人员次之。
在执行效果上,排除医务人员人口学特征、所在医院所属地区、绩效考核等级等外在因素,调研团队发现是否运用绩效国考结果建立较好的奖惩机制,以及医务人员对政策的认知都会显著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个人的政策认知以及机构执行政策的方式均能促进政策执行效果,在所有的影响变量中,医务人员对国考的政策认知每提高一个单位,政策执行效果可以提高6.67%,运用国考建立较好的奖惩机制可以提17.8%的政策执行效果。”
另外,在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上,调研团队发现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度中位数得分77分,外在满意度30分,内在满意度46分,东中西部差异较明显;在不同医务人员的类别上,护士总体满意度和外在满意度最高,但医师满意度低于护士、管理及后勤人员。“结合调查量表发现,除了报酬和工作量不匹配,医务人员个人和环境的匹配性,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满意度和离职意愿。”
后疫情时代,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应引起调研团队的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发现,医务人员患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占比分别为48.07%和30.55%,两者兼有达到了28.84%;进一步分析地区差异、性别差异、职业差异、科室差异和医院绩效差异等,这些问题也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在这些差异中,我们发现,医院绩效越好,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患病率越低。”李国红强调,未来在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文化中,公立医院的领导者应该要特别关心关爱医务人员。
“总之,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有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的共同作用,还要通过宣传培养、专科交叉、职业发展、人文关怀等,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医务人员投身医院建设工作当中。”李国红如是呼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