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血肌酐超标后,具备这4个条件的肾病患者,预后并不乐观

2022-01-30 20:27

初次就诊也好,复诊检查也好,只要是肾病,肾科医生都会给患者做肾功能检查,其中血肌酐是必查的。

     初次就诊也好,复诊检查也好,只要是肾病,肾科医生都会给患者做肾功能检查,其中血肌酐是必查的。一般来说,男性血肌酐超过115μmol/L1.3mg/dL),女性血肌酐超过97μmol/L1.1mg/dL),儿童血肌酐超过70.7μmol/L0.8mg/dL),都算作血肌酐超标。当然了,各家医院对于血肌酐的正常范围范围有可能不一样,这与检测方法不同有关。面对血肌酐超标,经治的肾科医生都会非常重视。这是因为,尿毒症就是从血肌酐超过一点开始逐渐发展而来的。

     那么,血肌酐超标了,肾病患者就一定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之尿毒症期吗?正确的回答是:不一定。笔者经常发现肾病患者的血肌酐超过后,经积极治疗后,血肌酐降了下来,肾病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肾病还能被完全治愈。也有部分肾病患者,血肌酐一旦超标,病情无法控制,就算规范治疗了,血肌酐还会继续上涨,直到发展成尿毒症。

     为什么会这样?同样是血肌酐超标,患者的预后怎会有如此大的不同?根据我们的经验,血肌酐超标后,若具备四个条件的肾病,患者预后并不乐观,更容易发展成尿毒症。
1.尿中蛋白长期不降
     血肌酐高了并不可怕,尿蛋白高了也不可怕。但是,假如尿中蛋白总是降不下来,而且本身就有血肌酐超标,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尿蛋白高,不仅包括24小时尿蛋白明显升高,而且还包括尿蛋白各个成分都比较高,即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NAG酶等多种蛋白都比较高,而且总是降不下来。遇到这样情况,多提示患者的预后不乐观。
2.肾内三高居高不下
     我们通过血压计测量的血压,是全身系统血压,这对于血肌酐已经超标的肾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若患者的血压一直未能控制达标,多提示患者的预后不乐观。这是因为,全身系统血压高了,患者的肾脏内的压力也会升高,也是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机制之一。然而,即使没有全身高血压,有些患者的肾内也会出现高压。不仅如此,肾内还会有高滤过与高灌注,合起来就是“肾内三高”,它是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重要机制。若肾内三高一直居高不下,患者的预后一定不乐观。
3.白天尿量明显减少
     有不少血肌酐超标的肾病患者反映,说自己总是白天尿量很少,而夜间尿量却明显增多。这就充分说明该患者的肾脏浓缩功能已明显下降,提示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也已受到了损伤,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性损伤。如果是从肾小球肾炎发展而来,则说明患者的病史已有很长时间。在如此长时间内,肾病患者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从肾小球病变逐渐波及到肾小管与肾间质病变,即全部肾单位都形成了不可逆性损伤。这也是预后不乐观的现象之一,必须引起重视。
4.经常遭受急性损伤
     患者的血肌酐已经超标了,或许本身就是急性肾损伤引起的,只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血肌酐有希望恢复正常。然而,如果本身并非由急性肾损伤引起的血肌酐超标,即已经转变成慢性肾功能不全,那么就不能再不断受到新的急性损伤。这是因为,损伤一次,肾脏就会遭受打击一次,血肌酐就会向尿毒症更近一步。造成急性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肾毒性药物、感染性疾病、过敏原因、不合理饮食及不良生活方式等等。遭受的次数越多,肾脏受到的伤害就越大,肾病进展速度就越大,离尿毒症就越近,这就是预后不乐观的体现。
     综上所述,当血肌酐超过正常范围时,肾病患者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状况”,为的是判断患者的预后。

本文在《今日头条》同名《肾为先》帐号上同步首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预后,损伤,肾病,超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